单选题思睡期的脑电图标志是(  )。A B C D E

题目
单选题
思睡期的脑电图标志是(  )。
A

B

C

D

E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思睡期又称睡眠潜伏期,此时出现困意。脑电图特点是α节律变得不连续,逐渐变为散发α波活动,被低幅快波及慢波替代,即α解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行睡眠脑电图监测,脑电图出现持续性中等波幅的混合波,以θ波为主,且伴有眼球快速运动,肌张力减弱,不易唤醒。该患者最可能的状态是( )。

A、癫痫发作

B、浅睡期

C、REM期

D、觉醒期

E、深睡期


参考答案:C

第2题: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思睡期的低—中波幅θ活动的频率是( )。

A、1~3Hz

B、3~5Hz

C、5~7Hz

D、7~9Hz

E、9~11Hz


参考答案:D

第3题:

思睡处于睡眠周期中的()。

A、1期

B、II期

C、II期

D、IV期

E、V期


答案:A

第4题:

单选题
患儿,男,4岁。热性惊厥,如图所示为思睡期图形,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混合棘慢波阵发,为异常脑电图

B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为异常脑电图

C

思睡期广泛性θ节律性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被称为发育不成熟的棘慢波,随发育成熟多数消失

D

思睡期广泛θ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预示患儿日后会转变为癫痫

E

思睡期广泛σ节律阵发,夹杂少量低波幅棘波,提示患儿目前为癫痫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不成熟的棘慢复合波:小儿在思睡期常出现4~5Hz的高波幅θ节律,有时在最初的1~3个θ波之前可见小的棘波成分,波幅在50~75μV,常在枕区或中央、顶、枕区明显,或仅出现在一侧。随着睡眠的加深和阵发θ节律的消失,在其他时间和状态不再出现棘波。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一种不成熟的棘慢波,见于3~10岁儿童,在热性惊厥和晕厥的患儿中较常见,但也可见于无惊厥发作的儿童,没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第5题:

睡眠三期又称为()。

A、思睡期

B、中-深睡期

C、浅睡期

D、快速眼动期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幻影棘慢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又称快棘慢复合波,多发生在思睡期

B、快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 Ⅰ~Ⅱ期

C、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思睡期

D、慢棘慢复合波,发生在NREM Ⅰ~Ⅱ期

E、发生在思睡期的3Hz棘慢复合波


参考答案:A

第7题:

老年人NREM睡眠期的特点主要包括( )。

A、顶尖波减少

B、深睡期延长

C、觉醒次数减少

D、睡眠多呈片段性

E、思睡期和浅睡期缩短


参考答案:D

第8题:

正相睡眠第二期是()。

A、浅睡期

B、熟睡期

C、深睡期

D、嗜睡期

E、思睡期


答案:A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老年人NREM睡眠期的特点,不包括(  )。
A

顶尖波减少

B

深睡期短

C

觉醒次数增多

D

睡眠多呈片段性

E

思睡期和浅睡期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老年人睡眠特点为:睡眠潜伏期和REM期长,睡眠中频繁觉醒,很少进入慢波睡眠,REM睡眠持续时间短;E项,思睡期及浅睡期长。

第10题:

单选题
体现幼儿期(1~3岁)睡眠脑电图的标志不包括(  )。
A

思睡期θ节律明显

B

睡眠Ⅰ期,顶尖波明显

C

顶尖波波幅较低,波形较钝

D

枕区可出现较高的多位相的慢活动

E

睡眠结构及分期相当清楚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催眠性θ节律是幼儿期思睡期的重要标志;BE两项,幼儿阶段NREM睡眠的分期已相当清楚,思睡期之后出现十分突出的顶尖波,是进入睡眠Ⅰ期的标志;C项,顶尖波的波幅很高,但与学龄前期相比波形比较钝;D项,枕区出现高波幅多位相慢波属于正常表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