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32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舌苔薄白,脉浮。来院就诊。医生为该患

题目
单选题
李某,男,32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舌苔薄白,脉浮。来院就诊。医生为该患者开了3付汤药,护士给患者讲解煎药时间,每付药在沸后各应()
A

第一煎30分钟,第二煎20分钟

B

第一煎40分钟,第二煎25分钟

C

第一煎20分钟,第二煎15分钟

D

第一煎50分钟,第二煎40分钟

E

第一煎60分钟,第二煎50分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证属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气虚感冒

E.阴虚感冒


参考答案:A

第2题:

李某,男,32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舌苔薄白,脉浮。来院就诊。中医诊断属于(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半表半里证

医生为该患者开了3付汤药,护士给患者讲解煎药时间,每付药在沸后各应( )A、第一煎30分钟,第二煎20分钟

B、第一煎40分钟,第二煎25分钟

C、第一煎20分钟,第二煎15分钟

D、第一煎50分钟,第二煎40分钟

E、第一煎60分钟,第二煎50分钟

服药时嘱咐( )A、少饮水

B、凉服

C、温服,服药后加盖衣被,使微汗出

D、出汗后立即洗浴

E、服药后可进一些冷饮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C

第3题:

寒淫证的临床表现是

A、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脉浮缓,苔薄白

B、突发皮肤瘙痒、丘疹

C、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或流清涕,脉浮紧

D、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

E、肢关节游走作痛,或新起面睑肢体水肿


参考答案:C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0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护士应判断该病属于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半表半里证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患者男性,30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护士应判断该病属于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E.半表半里证


正确答案:A

第6题:

患儿,6岁。发热1天,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邪感冒

D、时邪感冒

E、感冒挟痰


参考答案:A

第7题:

李某,女性,25岁。发热恶寒1天,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加减威蕤汤

C、荆防达表汤

D、新加香薷饮

E、参苏饮


参考答案:C

第8题:

患者,女,30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咽痒,咳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其治法是

A、辛凉解表

B、辛温解表

C、清暑祛湿解表

D、益气解表

E、滋阴解表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0岁,于1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头身疼痛,有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等症状,舌苔薄白,遂就诊。

服药时的注意事项
A、凉服
B、少饮水
C、温服,服药后加盖衣被,使微汗出
D、出汗后立即洗浴
E、服药后可进一些冷饮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分析下列病例,作出中医证的诊断,拟定治法,开出处方,并分析方义。患者,男,48岁。昨日起病,恶寒发热,微汗,头痛项强,鼻塞流清涕,时呕吐,舌苔薄白,脉浮缓。


正确答案: 辨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加半夏、葛根。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9g、半夏6g、葛根15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白芍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和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加半夏和胃止呕,加葛根解肌舒筋;炙甘草调和药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