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2013年真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2013年真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遵循的准绳,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
(1)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险适当分离的原则
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必须实行社会化,并与单位就业分离。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和部分的社会保险基金,而在社会范围内组织和负责社会保险,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以形成独立的社会保险体系。不论劳动者是否在单位就业,也不管在哪种所有制单位中就业,或从事非正规就业,当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生存发生困难时,社会就给予一定收入保障,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2)机会均等、平等分配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分配方式,是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造成的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的悬殊,实现公平分配的重要机制。通过社会保障,可以弥补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的不足,缓解市场机制造成的不公平,实现一定程度的平等分配。
社会保障只有贯彻机会均等、公平分配的原则,才能调节各个阶层的物质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保证条件。
(3)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好,两者可以统一,处理得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既要讲究效率,又要讲究公平,使公平与效率在最佳的结合模式上得到统一。
(4)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社会保障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即不能单方面地强调社会保障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应该随时注意社会保障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因素。必须建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有机增长、适度保障的制度构架。
(5)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则
由国家为主体组织和举办的社会保障是属于法定的基本保障,其基本职能是保障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使他们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及失业时,能够从社会保障方面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基本的医疗和药品,从而能够正常地生存下去。
(6)多重保障的原则
多重保障的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多元的保障主体;②多渠道的筹资形式;③多层次的保障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行政与政治二分法的观点来源于(  )。[2011年真题]
A

传统行政理论

B

新公共行政理论

C

新公共管理理论

D

新公共服务理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公共行政时期又称传统的公共管理时期,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这两大基本框架之下的。它可分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时期(1887~1960年)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0~1980年)两个阶段。前者在总体上是处于西方国家从传统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型的阶段,行政或管理在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管理中的地位日渐上升。相应的,公共行政学研究主要出现四大特点:①多采用制度或法理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正式的政府组织机构;②主张政治与行政分开;③致力于探讨行政管理的一般性原理;④强调以效率为最高标准。

第2题:

名词解释题
生育社会保险[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生育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对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而暂时中断生产和工作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其特点是:①实行比较晚;②补偿带有明显的福利性;③保障的范围小;④风险属于生理过程;⑤实行“产前产后都享受”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社会中介机构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2012年真题]
A

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营利性、自愿性

B

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政治性、自愿性

C

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自愿性

D

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强制性、自愿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社会中介机构的特征主要有:①组织性,即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等;②民间性,即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受其支配;③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④自治性,即有独立的决策与行使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⑤志愿性,即指成员的参加特别是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的,组织活动中有一定比例的志愿者参加。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发展。

正确答案:
我国工伤社会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
(1)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1950年,内务部制定《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建立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伤保险制度。1951年,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从而建立起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这两个条例主要特征是单位保险,即工伤保险由受伤害者所在单位组织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已日益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法人主体,传统的企业保险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难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覆盖范围狭窄。实施范围只限于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不能维护所有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②缺乏社会化的基金筹集机制。
③缺乏科学、统一、规范的劳动鉴定标准。
④缺乏有效的工伤预防机制。
(2)改革中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
劳动部于1996年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于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它对传统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扩大了工伤社会保险的认定范围及实施对象。把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食业,覆盖了境内所有企业的职工。
②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试行办法》通过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工伤保险社会化管理,使我国工伤保险走了社会保险的轨道。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收缴和管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以及工伤保险的其他管理工作。
③提高了工伤社会保险的待遇项目和标准。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工伤保险规定中,缺少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方面的内容。《试行办法》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保险费杠杆和一系列奖惩规定,建立起工伤预防机制。这些规定督促企业重视工伤事故防范工作,从制度上形成了事前预防与事后赔偿相结合的现代工伤保障体系,使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更加完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社会保障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对社会保障的现实和理论考察中,可以看出现代社会保障具有以下含义:
(1)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涉及社会产品的再分配问题,一个完整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必然要将对社会保障的分配包括在内。
(2)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市场经济下政府介入社会保障获得了“合法性”。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3)社会保障最重要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社会保障属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范围,扶弱济贫、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4)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不是一种纯公共产品,它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是一种混合产品。
(5)社会保障是有限度的。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而介入社会保障,这同时也为社会保障规范了限度,即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时才介入。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正确答案:
社会保障既是政府对全体社会成员承担的社会责任,又是全体公民根据宪法而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以下特点:
(1)强制性。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是通过国家专门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国家凭借国家权力,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保障加以规范,并使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公平性。社会保障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分配的公平,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公平性主要体现在:①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机会是均等的;②社会保障通过征税或缴费等手段,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转移支付,使得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整个社会收入分配更趋公平。
(3)全民性。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要符合社会保障的条件,就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
(4)最低保障性。政府所提供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以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准为原则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11年真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方式。

正确答案: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是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三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但在“集体扶持”方面强调“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适当扶持。扶持的集体经济组织类型、出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充分体现出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的多项筹资,所以为了保证政府的资助到位,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上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对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各级政府均应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将合作医疗资金列入预算,同时,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条件也要给以资金扶持,还可以动员社会团体、企业、村集体出资资助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合作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做法是:自愿参加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l0元(东、中部地区稍高)缴纳合作医疗资金,同各级政府每年每人补助的20元一起构成医疗基金,储存于财政资金专户内;参保农民每次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就可以持有效发票按用药目录按比例进行报销。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必须征缴年轻一代的超出他们日后福利的费用,以满足老一代的福利水平的制度是(  )。
A

现收现付制

B

完全积累制

C

部分积累制

D

基金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两大基本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①现收现付制是一种横向平衡,由工作的一代抚养退休的一代,以支定收,不存在资金积累,是资金的代际转移;②完全积累制是一种纵向平衡,每一代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的保费,形成基金进行投资,并依靠积累所得养老,不存在资金的代际转移。

第10题:

问答题
区别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养老保险筹集模式。

正确答案:
(1)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含义
①现收现付制,是指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现收现付制是一种横向平衡,由工作的一代抚养退休的一代,以支定收,不存在资金积累,是资金的代际间转移。
②完全积累制,是指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完全积累制是一种纵向平衡,每一代人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的保费,形成基金进行投资,并依靠积累所得养老,不存在资金的代际间转移。
(2)两种模式再分配效应的比较
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在代际再分配的福利效应上正好是相反的: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无论对于代际还是代内都是具有再分配功能的;完全积累制不具备再分配的功能。从理论上来说,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的转轨肯定要产生额外的成本;相反,如果是从积累制转向现收现付制,那么任何一代都不会受到损失,并且至少有一代人从中受益。
(3)两种模式的储蓄影响的比较
现收现付制对个人储蓄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一个是资产替代效应,即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取养老保险收益会降低为退休消费而进行资产积累的动机。另一个是退休效应,即现收现付制会诱使提前提休,导致个人工作期缩短和退休期延长,这要求工作期间有较高的储蓄率。现收现付制对储蓄的净效应在于: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会减少个人储蓄,即产生挤出效应;反之则会增加储蓄。
对于完全积累制来说,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更为复杂。完全积累制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个人部分收入的强制性延迟支付机制,在自愿储蓄率低于强制储蓄率的条件下,它会促使个人储蓄的增加。缴费率越高,完全积累制计划对储蓄的积极影响就越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