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

题目
问答题
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设置所有表格框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11行文字转换成一个11行3列的表格,在表格末尾添加一行,并在其第一列(“名称”列)单元格内输入“合计”二字,在第二(“六月销量”列)、第三列(“上半年总销量”)列内填入相应的合计值(保留2位小数);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0.7厘米,表格中单元格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水平均居中)。

正确答案:
步骤1:选择文档中的最后11行,打开【插入】选项卡,在【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选择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直接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的最后一行,打开【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在【行和列】分组中单击“在下方插入”命令,在表格的下方添加一行。
步骤3:将鼠标光标定位在插入行的第一列中输入文本“合计”,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该行的第2列中,打开【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在【数据】分组中单击“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公式”中直接输入“=SUM(Above)”,在“编号格式”中选择“0.00”,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计算出“六月销量”列的合计值。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第三列的合计值。
步骤4:选定全表,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表格”选项卡“对齐方式”里选择“居中”;在“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设置其值为“3厘米”,在【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行”选项卡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7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5:选定全表,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子菜单中选择“水平居中”命令。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2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列宽为5厘米、行高为0.7厘米;设置表格中第一行文字水平居中,其余文字中部右对齐。

正确答案:
步骤1:选中文中后7行文字,单击【插入】,【表格】分组中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文木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在【开始】,【段落】分组中将表格设置为居中;在【布局】选项“单元格大小”分组中输入表格列宽为5厘米,行高为0.7厘米.
步骤3:选中表格第一行,在“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选中表格其余行,在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中部右对齐”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请用Word 2003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

(2)将标题段文字(“中国奥运之路”)设置为小初号红色宋体、居中;将副标题段文字“(圆梦2008)”设置为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后间距2行。

(3)将正文各段(“19 32年第十届奥运会……金牌榜首位。”)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小三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小三号Axial字体;各段落段前间距为0.2行。

(4)将文中后8行文字转换成一个8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第一行居中、黑体、六号,表格中其他所有文字中部左对齐。

(5)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6厘米,设置所有表格框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按“金牌数”列以“数字”类型升序排序表格内容。


正确答案:
本题分为一小题(对应Word.doc)。首先在“考试系统”中选择【答题→字处理题→Word.Doc】命令,将文档“Word.doe”打开。
(1)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对文档的页面属性进行设置,然后设置标题文本的属性,再对正文部分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的上和下中输入“4厘米”。
步骤2选择标题文本,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初号”,“颜色”为“红色”,并居中对齐。
步骤3选择副标题文本,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为“黑体”且居中对齐。
步骤4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后中输入“2行”:
步骤5选择文档中的正文部分,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在“字号”中选择“小三”。
步骤6 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前中输入“0.2行”。
(2)设置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分别设置表格中的字体、表格属性及表格的排序,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将文本中的后8行选中,选择【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步骤2选择表格的第1行,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六号”,文本居中对齐,选择表格中的其他行,右键单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步骤3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厘米”。
步骤4在“行”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
步骤5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l磅”,在“颜色”中选择“蓝色”。
步骤6将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的“排序依据”中选择“金牌数”,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升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7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窗口中即可查看表格的最终效果。

第4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11行文字转换为一个11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一列列宽为2厘米、其余各列列宽为3厘米、行高为0.6厘米,表格单元格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水平均居中)。

正确答案:
步骤1:选择文档中的最后11行,打开【插入】选项卡,在【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选择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直接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定全表,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表格”选项卡“对齐方式”里选择“居中”;在“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设置其值为“3厘米”,在【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行”选项卡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选择表格的第l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并修改文本框的值为“2厘米”。
步骤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页面中,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子菜单中选择“水平居中”命令。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将文中最后3行文字转换成一个3行4列的表格,表格居中,列宽3厘米,表格中的文字设置为五号仿宋,所有内容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要转换为表格的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选项组中,设置“列数”为“4”,设置“行数”为“3”,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③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3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④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字体。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仿宋”,设置“字号”为“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⑤按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内容对齐方式。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⑥保存文件。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8行文字转换为一个8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2列列宽为6厘米,其余列列宽为2厘米,行高0.6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水平居中。

正确答案:
步骤1:选中后8行文字,单击【插入】,【表格】分组中的“表格”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步骤2:选中整个表格,在【段落】分组中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在【布局】,【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水平居中”按钮。
步骤3:选中表格的第二列,在【布局】,【单元格大小】分组下输入表格列宽为6厘米。
步骤4:选中表格的其余列,在【布局】,【单元格大小】分组中输入表格列宽为2厘米。
步骤5:选中整个表格,在【布局】,【单元格大小】分组中输入行高为0.6厘米。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6行文字转换成一个6行2列的表格。表格套用样式“浅色底纹.强调文字颜色l”。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单元格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水平均居中)。设置表格列宽为5厘米、行高为0.6厘米;

正确答案:
步骤1:选择文档中的最后6行,打开【插入】选项卡,在【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选择好文字分隔位置,单击“确定”按钮插入表格。
步骤2:选定全表,打开【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在【表格样式】分组中单击“浅色底纹.强调文字颜色1”样式。
步骤3:选定全表,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表格”选项卡“对齐方式”里选择“居中”:在“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设置其值为“5厘米”,在【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行”选项卡中勾选“指定高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0.6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选择“固定值”,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4: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子菜单中选择“水平居中”命令。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将文中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6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并以“根据内容调整表格”选项自动调整表格,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垂直、水平均居中)。

正确答案:
步骤1:选择文档中的最后7行,打开【插入】选项卡,在【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的“自动调整”操作栏中选择“根据内容调整表格”,并选择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再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定全表,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表格”选项卡“对齐方式”里选择“居中”。
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页面中,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子菜单中选择“水平居中”命令。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将文中最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6列的表格;设置表格第1列和第6列列宽为3厘米、其余各列列宽为1.7厘米、表格居中;将表格第l行、第2行的第1列单元格合并,将表格第1行的第2列和第3列的单元格合并,将表格第l行、第2行的第6列单元格合并。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后7行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选中表格第1列和第6列,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3厘米”,单击“确定”按钮。按照同样的操作设置其余列的列宽为“l.7厘米”。
③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④按照题目要求合并单元格。表格转换完成后,选中第1行和第2行的第1列内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在右键菜单中选中“合并单元格”命令,合并第1行和第2行的第1列。按照同样的操作,合并第1行的第2列和第3列,第1行和第2行的第6列。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将文中最后4行文字转换成一个4行3列的表格;在第2列与第3列之间添加一列,并依次输入该列内容“缓冲器”、…4’、“40”、“80Y;设置表格列宽为2.5厘米、行高为0.6厘米、表格居中。

正确答案:
①按照题目要求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中要转换为表格的文字,在【插入】功能区的【表格】分组中,单击“表格”按钮,选择“文本转换成表格”选项,弹出“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
②按题目要求为表格插入一列。选中表格第2列,在【布局】功能区的【行和列】分组中,单击“在右侧插入”按钮,为表格添加一列,并按题目要求依次输入该列内容。
③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列宽和行高。选中表格,在【布局】功能区的【单元格大小】分组中,单击“表格属性”按钮,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单击“列”选项卡,并指定宽度为“2.5厘米”;单击“行”选项卡,并指定高度为“0.6厘米”,设置“行高值”为“固定值”,单击“确定”按钮。
④按照题目要求设置表格对齐属性。选中表格,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分组中,单击“居中”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