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的形式不包括()。

题目
单选题
普通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的形式不包括()。
A

详细指标

B

定额指标

C

等级指标

D

分界尺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普通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有()。

A:详细指标
B:定额指标
C:等级指标
D:分界尺度
E:质量指标

答案:B,C,D,E
解析:
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有定额指标、等级指标、分界尺度、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选项A不符合要求。故选BCDE。

第2题: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mm。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制图要素相互矛盾时的关系处理原则和方法。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规定,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移位,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0.2 mm。

第3题: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mm。

A:0.1
B:0.2
C:0.3
D:0.4

答案:B
解析: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GB/T12343-2008)规定,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0.2mm。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4题:

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的形式不包括()

A:详细指标
B:定额指标
C:等级指标
D:分界尺度

答案:A
解析:
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形式有定额指标、等级指标、分界尺度。各要素的综合(编绘)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第5题:

地图编绘质量控制的依据不包括()。

A:地图编绘引用文件
B:地图编绘使用资料
C:地图设计文件
D:数据文件病毒检验

答案:D
解析:
选项A、B、C是地图编绘质量控制的依据,不符合题意。数据文件病毒检验属于地图成果检查要求。故选D。

第6题:

普通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的形式不包括()。

A:详细指标
B:定额指标
C:等级指标
D:分界尺度

答案:A
解析:
地图编绘中常用的编绘指标有定额指标、等级指标、分界尺度。各要素的综合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第7题:

专题地图编绘的基本过程可分为()

A:设计和编辑准备阶段
B:野外测图阶段
C:编稿与编绘阶段
D:计算机制图阶段
E:制印阶段

答案:A,C,D,E
解析:
专题地图编绘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地图设计与编辑准备、编稿与编绘、计算机制图和制印等四个基本阶段。

第8题:

用计算机制作地图的过程——随着软、硬件的进步会不断变化,目前分为()阶段。

A:地图设计
B:数据输入
C:地图编绘
D:印前数据处理
E:专题图组

答案:A,B,C,D
解析:
用计算机制作地图的过程,随着软、硬件的进步会不断变化,目前分为地图设计(编辑准备)、数据输入(数据资料获取)、地图编绘(数据编辑与符号化处理)、印前数据处理四个阶段。

第9题:

国家基本比例尺1:25000、1:50000和1:100000地图编绘中,图廓边长与理论值之差不大于()mm。

A:±0.15
B:±0.20
C:±0.25
D:±0.30

答案:B
解析:
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万、1:5万、1:10万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2343.1-2008),地图图廓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图廓尺寸与理论值不大于±0.2mm;②图廓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不大于±0.3mm。选项A、C、D不符合条件。故选B。

第10题:

(2011 年)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 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 应进行符号位移, 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 mm。

A. 0.1
B. 0.2
C. 0.3
D. 0.4

答案:B
解析:
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移位,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0.2 m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