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994年后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1994年后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94年税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其中包括税制改革的任务。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同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针对旧税制的某些不完善之处,1994年税制改革提出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指导思想。根据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中坚持的原则如下。一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优化税制结构、合理化分税种和确定税率,实行分税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通过税制改革,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二是有利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相差悬殊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三是体现公平税负,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公平税负是市场经济对税收制度的一个基本要求,要逐步解决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税率的问题,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和优化流转税,使各企业之间税负大致公平,为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四是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五是简化、规范税制。取消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开征一些确有必要开征的税种,实现税制的简化和高效。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商品税改革。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并存,互不交叉”、内外两套税法的做法,改为增值税和消费税相配合的双层次商品税制结构,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取消产品税和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对商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普遍征收增值税,并选择部分消费品交叉征收消费税,对不实行增值税的劳务交易和第三产业征收营业税。第二,改革企业所得税。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个人所得税。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做了大幅度调整,如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土地增值税,取消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7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但一直没有立法开征)。改革后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遗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和牧业税。
1994年税制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经过这次改革,中国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已逾十年,在这期间,中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角度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仍是有差距的,一些问题逐渐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中国对税制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党的第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以来,一些重要的税制调整措施相继出台。

第2题:

简述1994年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 1、税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宏观调控。
3、税制改革是当前整个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4、现在的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中内与地主的分配关系,既不合理,也不规范。
5、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我国经济是国际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3题:

简述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1)从1994年1月1日起,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
(3)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第4题:

简述2004年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和总体目标,其与1994年税制改革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原则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减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统一税法、公平税负、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从本质上看,这次税制改革有别于1994年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大多数是在技术的操作方面对1994年所确定的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尽管这次税改的覆盖面很广,但也只是针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税制所作的结构性调整。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次税制调整后,尽管我国的税收体制和结构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对于中国税收来说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而且必将会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第5题:

简述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第6题: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制有哪些变化?
自从1994年全面改革工商税制以来,中国的税收制度在基本框架方面没有大的变动。但是,进入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进而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平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说1950年至1983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税收制度,1983年至1994年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税收制度,那么到了2003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化发展时期,为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而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则有了新的动因。新一轮税制改革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2003年,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的战略举措。《决定》确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改革出口退税制度;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完善消费税,适当扩大税基;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一般的看法认为,这标志着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开始。
2004年6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的通知》。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彻底告别了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历史。
2005年12月14日,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2007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进一步将个人所得税费用减除标准提高到每月2000元。
2006年4月1日起,对中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中主要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突出了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点。提高了大排量汽车的税率,相对降低了小排量汽车的税收负担;扩大石油制品征税范围,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征收消费税,表明了政府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决心。二是突出了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例如对游艇、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等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以及停止对已具有大众消费税特征的护肤护发品征收消费税等。这次政策调整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
2007年1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两套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统一。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样,通过对原暂行条例的修订,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消费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为了能够同增值税条例有效衔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原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也做出了相应修订。
除了上述重大改革措施外,近年来中国还相继出台了多项其他改革措施。这些举措主要包括改革出口退税机制,较大幅度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抑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完成了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修订,加强了税收政策对土地利用的调节;改革车船使用税制度,统一和规范了内、外资企业的车船使用税制度;颁布并实施烟叶税条例,实现了对烟叶农业特产税的替代。这些改革对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7题:

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1994年我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所得税、流转税和其他税种。

第8题: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A.税制改革

B.中央与地方产权关系

C.进一步在分事权的基础上划分税种

D.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答案:ACD

第9题:

统一全国农业税制是在()。

  • A、1950年统一全国税收时
  • B、1958年税制改革时
  • C、1973年税制改革时
  • D、1994年税制改革时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1994年我国工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原来的工商税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住这种情况下,1994年,我国对原有的工商税制进行了改革。这次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个人面的内容。
(1)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
(3)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主要是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人者少征或不征。
(4)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调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凋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人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人消费税等。
改革后税种内32个减至23个,初步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的统一,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