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1周来发现颈部及两下肢皮肤出现紫点及紫色斑块,逐渐增多。今日不慎将手指扎破后出血不止,2周前曾发热3天。以下

题目
单选题
男,10岁,1周来发现颈部及两下肢皮肤出现紫点及紫色斑块,逐渐增多。今日不慎将手指扎破后出血不止,2周前曾发热3天。以下哪一诊断最可能()
A

血友病

B

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过敏性紫癜

E

维生素K缺乏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于1月30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于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体温39.6℃,胸腹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A、氯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环丙沙星

E、磺胺嘧啶


参考答案:A

第2题:

(50~51题共用题干)

男孩12岁,2周前曾患“感冒”,2日来四肢皮肤出现紫魔,刷牙时有牙龈出血,查体:体温37℃,上下肢散在出血点及瘀魔,肝、脾不大,Hb120g/L,WBC8.5×109/L,PLT25×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型占30%,前胸后背及四肢均有散在出血点、瘀斑,肝脾未触及,余未见异常,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过敏性紫癜

E.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血小板减少


正确答案:C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和束臂实验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第3题:

(51~53题共用题干)

10岁男孩,1周来发现两下肢皮肤出现紫色斑块,逐渐增多。今日不慎将手指扎破后出血不止,2周前曾发热3天。

假如此例的血小板为30×109/L,其余几项均正常,在下一步处理中,以下哪项正确

A.输血

B.输注血小板

C.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口服泼尼松2mg/(kg·d)

E.可上学,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口服维生素 K随诊


正确答案:D
D。该患儿有发热史、两下肢皮肤出现紫色斑块、血小板为30×109/L,其余几项均正常,可疑诊断ITP。骨髓穿刺可以明确诊断。治疗可用泼尼松剂量为每日1.5~2mg/kg,分3次口服。

第4题:

下列属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要点的有( )

A、长期出现发热

B、发病前有药物或食物等诱发病史

C、紫瘫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常两侧对称,有腹痛及关节肿痛

D、严重者可并发颅内出血

E、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参考答案:BC

第5题:

患者,男,15岁,因拔牙后出血不止2小时来院急诊,查体皮肤无出血点和瘀斑,拔牙处牙龈渗血不止,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

A、血管壁缺陷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凝血功能障碍

E、缺铁性贫血


参考答案:D

第6题:

(43~45题共用题干)

10岁男孩,1周来发现两下肢皮肤出现紫色斑块,逐渐增多。今日不慎将手指扎破后出血不止,两周前曾发热3天。

假如此例的血小板为30×109/L,其余几项均正常,在下一步处理中,以下哪项正确

A.输血

B.输注血小板

C.给予静脉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口服泼尼松2mg/(kg?d)

E.可上学,避免剧烈体育活动,口服维生素


正确答案:D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和束臂实验阳性,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扳。常用泼尼松。

第7题:

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体温:39.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脑膜刺激征

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

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D、腓肠肌压痛

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答案:A

第8题:

患儿,男,7岁。因发热、头痛半日来急诊,来诊前曾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青霉素过敏(曾用药后出现皮疹)。查体:T39.6℃,胸腹及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该患者治疗宜首选( )

A.氯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曲松

D.环丙沙星

E.磺胺嘧啶


正确答案:A
高热+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颈抵抗(±),克氏征(+)]=流脑。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其次是氯霉素,该患者青霉素过敏,故选用氯霉素,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第9题:

患者梁某,男,72岁,于死亡3h后臀部皮肤出现暗红色条纹及斑块,此时是出现了( )

A.出血点

B.尸冷

C.尸体腐败

D.尸僵

E.尸斑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患者,男,30岁,突发性畏寒、发热,并出现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皮肤瘀点,伴发头痛、腰痛及眼眶痛,并出现肾功能衰竭,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出血性倾向主要是因为

A、血管破裂

B、毛细血管壁损害

C、血小板减少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凝血因子缺乏


参考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