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对本次事故处理有哪些不正确的做法?说明正确的做法。

题目
问答题
项目经理对本次事故处理有哪些不正确的做法?说明正确的做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措施2和3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对于不正确的请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措施2是正确的。措施3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废线缆应收集并运至指定地点处理,废油可采用化学处理(或循环再用)。

第2题:

招标人的招标做法还有哪些不正确之处,请逐一说明。


正确答案:(1)开标会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是错误的开标会应由招标人主持。 (2)由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是错误的评标委员会应当由招标人组建。 (3)评标委员会应由5人以上单数而不是双数组成招标人的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的专家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3招标人代表有6人进入评标委员会超过了1/3。
(1)开标会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是错误的,开标会应由招标人主持。 (2)由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是错误的,评标委员会应当由招标人组建。 (3)评标委员会应由5人以上单数,而不是双数组成,招标人的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的专家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3,招标人代表有6人进入评标委员会,超过了1/3。 解析:要求找出招标人的招标做法还有哪些不正确之处。主要涉及到一些招投标过程要特别注意的一些时间参数。

第3题:

【问题5】(5分)

招标人的招标做法还有哪些不正确之处,请逐一说明。


正确答案:

(1)开标会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是错误的,开标会应由招标人主持。 (2)由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是错误的,评标委员会应当由招标人组建。 (3)评标委员会应由5人以上单数,而不是双数组成,招标人的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的专家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3,招标人代表有6人进入评标委员会,超过了1/3解析:要求找出招标人的招标做法还有哪些不正确之处。主要涉及到一些招投标过程要特别注意的一些时间参数。

第4题:

尸体护理时,下列做法哪些不正确()

  • A、填写3张死亡诊断书
  • B、处理伤口
  • C、清洁尸体
  • D、撤去治疗用药
  • E、有义齿取下

正确答案:A,E

第5题:

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项目部对该质量事故应 如何**?


正确答案:
正确。(1分)  项目部应尽快写出质量事故调查报告;(1分)进行质量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1分)制定处理方案;(1分)写出事故处理报告。(1分)

第6题:

指出A现场的施工人员不正确的做法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


正确答案:
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也需要检验(1分),按质量行为规范施工单位必须对用于工程的材料进行检验(1分)。

第7题:

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在执行验收程序方面的做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是: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后监理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应该首先对其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①验收目标②各方责任⑧验收内容④验收标准⑤验收方式。
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是: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后,监理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应该首先对其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①验收目标,②各方责任,⑧验收内容,④验收标准,⑤验收方式。 解析:验收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收尾工作。通过系统的验收工作可以检验工程建设是否实现了设计目标,从而确认工程是否完工,并进入运行。因此,作为应试者应该了解验收工作的基本步骤,掌握完成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技能。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承建单位认为项目已经具备验收条件的情况下,捉出验收申请。并由承建单位制定验收计划交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在三方均认为项目已满足验收前提条件时,组织成立验收委员会或项目验收小组,根据验收计划和经过三方讨论通过的验收标准实施验收,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并形成验收报告,最终结论如果是通过,则移交产品或项目,否则,督促承建单位进行整改。

第8题:

事件1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正确答案:
不正确(1分)。应采用整修的办法进行处理(2分)。

第9题:


背景中的材料计划管理程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逐条判断对材料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从“价差”方面分析材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通过物耗管理控制成本的方法。
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提出正确的处理办法。
按公路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标准,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 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分析存在的仪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2.第(1)条不合理。理由:碎石应提出强度和耐 磨性要求。
第(2)条不合理。理由:应采用细度模数和平均 粒径区分砂的粗细度。
第(3)条不合理。理由:水泥应提出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要求。
3.因为材料原价未变,所以从“价差”分析,材料 成本增加可能是因为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率、采购 及保管费的增加而引起。
物耗管理的办法有:量差控制(或节约降耗、控制 物耗),量差考核,推行限额领料制度。
4.不正确。应采用整修的办法进行处理。
5.属于三级一般质量事故(或一般质量事故)。
项目部的处理不妥当。理由:应在3天内书面报 告质量监督站,同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和省级质量监督站。
6.新购仪器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 定机构检定,而不能直接使用;当仪器超过了规定的 周检确认时间间隔而未检定,则视为不合格,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须再次检定确认合 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10题:

问答题
根据资料一,判断甲公司的上述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针对资料一: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高于税法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因此产生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1万元。正确做法: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25万元。
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专利技术会计上虽不进行摊销,但税法上是要摊销的,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120万元大于计税基础108万元(120-120/10),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万元,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正确做法: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25%=3(万元)。
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计入所得税费用。正确做法:甲公司应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万元,计入所得税费用25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
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正确做法: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万元,确认其他综合收益25万元。
事项(5)会计处理正确。
事项(6)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按税法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应计提折旧,计税基础不再是取得时成本。正确做法:因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6000万元,计税基础=5000-5000/50=4900(万元),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1100万元,所以应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75万元(1100×2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