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来确定的。下列不属于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来确定的。下列不属于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的是()。
A

考虑热辐射作用

B

保证消防扑救的需要

C

考虑节约用地

D

考虑经济需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 )等确定。

A.建筑高度
B.使用功能
C.重要性
D.防火间距
E.火灾扑救难度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 8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

第2题:

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是( )。

A.防止火灾蔓延
B.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C.节约土地资源
D.考虑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
E.防火间距的计算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 112
防火间距确定的原则:1.防止火灾蔓延,2.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3.节约土地资源 ,4.防火间距的计算。答案选ABCE。

第3题:

一般情况下,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来确定。

A、使用性质

B、火灾危险性

C、耐火等级

D、建筑面积

E、建筑高度


答案:ABC

第4题:

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经营规模、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及火灾危险性等,合理确定其()等。

  • A、建筑位置
  • B、防火间距
  • C、消防车道
  • D、消防水源
  • E、消防电源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民用建筑平面布置时应考虑的是( )

A.防火间距
B.耐火等级
C.火灾危险性
D.安全疏散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5.4.1,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防火间距属于总平面布局中应考虑的因素。P92-97

第6题: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防火间距确定的原则的是( )。

A.防止火灾蔓延
B.保持火势
C.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D.节约土地资源
E.加速灭火

答案:A,C,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12
教材原文是:一、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 一) 防止火灾蔓延;(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三)节约土地资源;(四)防火间距的计算。所以选ACD。

第7题:

下列关于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火间距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
B.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C.确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需要考虑节约用地的因素
D.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凸出的不燃构件的最近距离计算

答案:D
解析:
防火间距还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A选项正确;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B选项正确;确定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既要综合考虑防止火灾向邻近建筑蔓延扩大和灭火救援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节约用地的因素,如果设定的防火间距过大,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C选项正确;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建,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D选项错误。P85-91

第8题: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下列选项中不是基本原则的是()。

A、能够防止建筑间的火灾蔓延

B、能满足消防扑救要求

C、室内消防设施的情况

D、有利于节约用地


本题答案:C

第9题:

一般情况下,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来确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请由事故油池和主控通信楼(室)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确定其分别的防火间距。


正确答案:事故油池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耐火等级一级,防火间距为5m;主控通信楼为 戊类,二级,防火间距1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