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叙述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关于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

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

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

PaO2降低而PaCO2不升高

E

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错误的是()

  •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 D、常引起PO2↓而PCO2不↑
  • E、可见于气管阻塞,总肺泡通气量↓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正确答案:E

第2题: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肺内病变导致肺泡通气/血流>0.8,可见于()。

  • A、肺不张
  • B、肺水肿
  • C、肺动脉栓塞
  • D、慢性支气管炎
  • E、大叶性肺炎

正确答案:C

第3题:

教科书中有关通气/血流比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导致无效通气

B.肺泡通气量约4L/min

C.肺血流量约5L/min

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以引起CO2潴留

E.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形成动静脉分流


答案:D

第4题:

早期ALI/ARDS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 A、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B、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C、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 D、肺泡膜面积减少
  • E、肺泡膜厚度增加

正确答案:C,E

第5题: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包括()

  • A、FiO2降低
  • B、肺泡通气量下降
  • C、弥散功能障碍
  • D、通气/血流比值失调
  • E、自左向右的血液分流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部分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常引起()。

  • A、PaO2下降伴PaCO2不增加
  • B、PaO2下降伴PaCO2增加
  • C、PaO2不变伴PaCO2增加
  • D、PaO2不变伴PaCO2下降
  • E、PaO2上升伴PaCO2下降

正确答案:A

第7题:

教科书中有关通气/血流比例,错误的是()

  • A、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导致无效通气
  • B、肺泡通气量约4L/min
  • C、肺血流量约5L/min
  • 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以引起CO2潴留
  • E、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形成动静脉分流

正确答案:D

第8题:

教科书中有关通气/血流比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 8,导致无效通气
B. 肺泡通气量约4L/min
C. 肺血流量约5L/min
D.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以引起CO2潴留
E. 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 8,形成动静脉分流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教科书中有关通气/血流比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导致无效通气
  • B、肺泡通气量约4L/min
  • C、肺血流量约5L/min
  • D、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以引起CO2潴留
  • E、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形成动静脉分流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全麻病人侧卧位时上下侧比较肺内气血分布正确的是()

  • A、下肺血流多、通气少,VA/Q比值失调
  • B、下肺通气多、血流少,VA/Q比值失调
  • C、下肺血流多、通气多,VA/Q比值基本不变
  • D、上肺通气多、血流多,VA/Q比值基本不变
  • E、上肺血流多、通气少,VA/Q比值失调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