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组成的大陆边缘(被动型)的成因,迄今已提出不少假说。你认为哪种假说较为合理?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组成的大陆边缘(被动型)的成因,迄今已提出不少假说。你认为哪种假说较为合理?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陆架边缘的坡度陡然增加的地方称为()。

  • A、深海盆地
  • B、大陆坡折
  • C、海沟
  • D、大陆隆

正确答案:B

第2题:

大陆架的坡度();大陆坡的坡度()。

  • A、大、大
  • B、小、大
  • C、小、小
  • D、大、小

正确答案:B

第3题:

大陆边由()部分组成。

A.大陆架

B. 大陆坡

C. 大陆基

D. 大陆底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大陆边缘不包括()。

  • A、大洋洋底
  • B、大陆坡
  • C、陆基
  • D、大陆架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裙组成的大陆边缘(被动型)的成因,迄今已提出不少假说。你认为哪种假说较为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一)外动力塑造说
1、陆缘堆积说
2、陆缘侵蚀说
3、陆缘侵蚀—堆积说
4、冰川控制说
(二)构造运动决定说
1、大陆边缘挠折说
2、大陆边缘断裂说
3、板块移动说

第6题:

石油富含最多的地方()

  •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C、海沟
  • D、海盆

正确答案:A

第7题:

何谓大陆架、大陆坡、洋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既有坦荡的平原,也有雄伟的山脉和深达万米多的深渊。根据海底的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三部分。
(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和岛屿的浅海区,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海水很浅,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但宽度各地差别很大,在陆地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如太平洋西部、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邻的陆地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甚至缺失,如南美大陆西岸大陆架甚窄。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2,712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7.5%左右。
(2)大陆坡:即在大陆架外侧一个陡急的斜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的过渡地带,宽度20~100公里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切的峡谷地形,规模可起落数千米,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大陆坡是大陆的边缘,故其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正是在这个分界处,地壳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了一系列狭长的深渊—海沟,它是洋底最深的地方。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在强烈活动着,多火山地震。目前大洋中已发现20多条深海沟,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有的超过10,000米。
(3)洋底: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态与陆地一样,十分复杂,但分布很有规律。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彼此相接,全长约八万公里,贯通四大洋,统称大洋中脊。最为壮观的大西洋中脊宽达1,500~2,000公里,约占大西洋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对高度约1,000~3,000米,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米,这里分布有海岭、海峰、海台、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第8题:

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不同,在于后者具有()。

A、大陆坡、大陆基

B、海岸、大陆架

C、海沟、岛弧

D、大陆坡、大陆架


答案:C

第9题:

大陆坡的沉积作用与大陆架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成分陆坡沉积中,泥质占60%,砂质占25%,砾石、岩块占10%,碳酸盐占5%。
2、沉积作用的机理陆坡上的碎屑沉积主体由浊流作用而形成,沉积层中保留有浊流沉积的结构、构造,还有部分的塌方和滑坡等重力堆积,以及介壳和碳酸盐软泥夹层。

第10题:

大陆的真正边缘是()

  • A、大陆坡
  • B、大陆架
  • C、海底线
  • D、海沟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