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

题目
单选题
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85单位,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

血涂片检疟原虫

B

骨髓细菌培养

C

粪便细菌培养

D

凝溶试验

E

肝活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28岁,突然不规则发热15日,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6.0×10/L,总胆红素85mmol/L(正常<17,1mmol/L),ALT120U/L,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骨髓细菌培养

B.粪便细菌培养

C.血涂片检疟原虫

D.肝炎系列

E.肝活检


正确答案:A

第2题:

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在6.0×10<img src="13/~9.gif" />/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85单位,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粪便细菌培养
D.凝溶试验
E.肝活检

答案:B
解析:
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0”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第3题:

患者,男,30岁,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9/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 85U,尿蛋白(+),肥达反应“O”为1:80,“H”为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凝溶试验

D.粪便细菌培养

E.肝活检


正确答案:B
B。[解题思路] 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O”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命题规律] 考查“伤寒的诊断”。必须掌握。

第4题:

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85单位,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160,抗一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粪便细菌培养
D.凝溶试验
E.肝活检

答案:B
解析:
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O"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第5题:

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査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9/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粪便细菌培养
D.凝溶试验
E.肝活检

答案:B
解析:
[考点]伤寒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0”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第6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3][单选题]
哪种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

A、四环素
B、庆大霉素
C、新诺明
D、青霉素
E、头孢曲松

答案:D
解析:

第7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4][单选题]
确定诊断的指标是

A、临床表现
B、流行病学资料
C、血培养
D、便培养
E、肾功

答案:C
解析:
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方法就是患者的血培养,分离钩体为确诊依据。

第8题:

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9/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85U/L,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 160,抗HIN(+),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凝溶试验

D.粪便细菌培养

E.肝活检


正确答案:B
解析: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O”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第9题:

患者,男,30岁。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于5月8日急诊入院。查体: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4.0×10/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ALT 85U,尿蛋白(+),肥达反应“O”1:80,“H”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A.血涂片检疟原虫
B.骨髓细菌培养
C.粪便细菌培养
D.凝溶试验
E.肝活检

答案:B
解析:
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O”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第10题:

患者男性,28岁。持续发热2周住院。查体:体温39.5℃,巩膜黄染,肝脾肋下1.0cm。血常规:WBC4.0×10/L,TB98μmol/L,ALT80U,肥达反应"O"1:80,"H"1:160。

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A.血清检测
B.血涂片查疟原虫
C.骨髓细菌培养
D.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E.胆汁细菌培养

答案:C
解析:
1.肥达反应"O"1:80,"H"1:160,再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伤寒沙门菌感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