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视频脑电图监测中发现在F8导联持续出现1.2Hz的节律,其与桡动脉电极导联记录到的波形频率一致。F8上的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视频脑电图监测中发现在F8导联持续出现1.2Hz的节律,其与桡动脉电极导联记录到的波形频率一致。F8上的这一节律最大可能是()。
A

左右侧方眼球运动伪迹

B

上下方眼球运动伪迹

C

刷牙或其他动作伪迹

D

FIRDA

E

颞浅动脉搏动伪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25岁。视频脑电图监测中发现在F8导联持续出现1.2Hz的节律,其与桡动脉电极导联记录到的波形频率一致。F8上的这一节律最大可能是( )。

A、左右侧方眼球运动伪迹

B、上下方眼球运动伪迹

C、刷牙或其他动作伪迹

D、FIRDA

E、颞浅动脉搏动伪迹


参考答案:E

第2题:

采集心电图时,各电极与患者接触良好,心电图记录可见Ⅰ导联良好,Ⅱ、Ⅲ、aVF导联不能正常记录,可能出现接触不良或折断的导联线是

A、RA

B、LA

C、LF

D、RF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C

第3题:

符合接地电极故障伪迹描述的是( )。

A、常为100Hz

B、常见于同一电极相关的导联中

C、在全部电极中出现

D、与脑部起源的电活动一致

E、不会出现在所有导联中


参考答案:C

第4题:

关于顺钟向转位是指

A、额面QRS心电轴向右偏移

B、额面QRS心电轴向左偏移

C、正常过渡区波形出现在V、V导联上

D、正常过渡区波形出现在V、V导联上

E、不确定电轴


参考答案:D

第5题:

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 )

A.P波消失

B.各导联出现大小不同的f波

C.频率为350~600次/min

D.心室节律完全规则

E.各导联f波形态各异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关于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的区别,正确的是( )。

A、参考导联记录的是每个记录电极周围的绝对电位,而不是电位差

B、无论参考导联还是双极导联记录的都是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C、参考导联和双极导联都会受到耳电极活化的干扰

D、一个记录电极在参考导联上显示为负相波,那么在双极导联上也为负相波

E、双极导联的定位意义总是优于参考导联


参考答案:B

第7题:

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定位方法,但不包括

A、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形态

B、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

C、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

D、根据患者的身高确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

E、通过起搏定位


参考答案:B

第8题:

某实习学生第1次使用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时,各胸前导联都记录不到波形,肢体导联仅记录到Ⅰ导联的心电图,产生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仪器故障

B、左腿电极未接

C、左手电极未接

D、右腿无干电极未接

E、皮肤接触阻抗过大


参考答案:B

第9题:

描记的心电图电压高、波形和波向一致且不受体位影响的导联是( )

A.单极肢导联

B.加压单极肢导联

C.双极肢导联

D.胸导联

E.A-B导联


正确答案:E
临床心电图基础一导联,A-B导联是心尖-心基导联的缩写。该导联有描记的心电图电压高、波形和波向一致、不受体位影响等优点,而且可应用于多种动物的心电图描记。

第10题:

应用心电监护导联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A、入ICU后即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作为综合分析心脏电位变化的基础。
  • B、放置监护导联电极时,必须留出并暴露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做常规导联监测和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 C、放置电极前不应清洁局部皮肤,以免影响心电监测效果。
  • D、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以获得清晰的心电图波形。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