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此种并发症多发生于病程的()
A

第1周

B

第2~3周

C

第3~4周

D

第5周

E

第6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39岁,8d来高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肥大氏反应“O”1:80,“H”1:320。

此病人病后可获得( )

A.暂时免疫

B.持久性免疫

C.一定的免疫力

D.较长时间的免疫

E.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患者可能发生了哪种并发症
A.胃穿孔
B.胃出血
C.肠穿孔
D.肠出血
E.急性阑尾炎

答案:C
解析:

伤寒的主要病变在肠道,不会引起胃穿孔、胃出血和急性阑尾炎,故首先排除A、B、E。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肠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大量出血可出现体温下降、头晕、烦躁、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等,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而肠穿孔则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的症状,故应选C。
肠穿孔一般发生在伤寒缓解期,病程的第3~4周。
选项A、B是针对腹胀的排气的护理措施,应首先排除;选项C按摩腹部,会促使肠液的扩散,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应排除;选项D给予止痛药,会掩盖患者的症状,延误抢救时间,应排除;出现肠穿孔后,应立即手术,以防危及生命,故应选E。

第3题:

女性,25岁,10天来高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lcm,脾肋下1.5cm。肥大氏反应“O”1:80,“H”1:320。此病人病后可获得

A、暂时免疫

B、持久性免疫

C、一定的免疫力

D、较长时间的免疫

E、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参考答案:B

第4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诱发伤寒病人并发肠出血的因素有()。

  • A、随意起床
  • B、过量饮食
  • C、排便用力
  • D、腹泻
  • E、治疗性灌肠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患儿男,7岁,因“发热1d,左拇指痛伴全身皮疹5h”来诊。患者1d前出现发热,稍咳,家长给予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次日体温不退,头痛、咽部不适,面红,全身痒,皮疹,左拇指剧痛。查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针尖大小的红色皮疹;左拇指甲沟有红肿、化脓,触痛明显。血常规:WBC15×109/L,N0.84,L0.16。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 A、痰培养
  • B、咽拭子培养
  • C、白细胞检查
  • D、局部脓液培养
  • E、皮疹涂片检查

正确答案:D

第6题:

女性患者,发热9天,体温39℃,全身不适,腹胀,用青霉素类药物未见效。查体见其胸腹部有数个淡红色皮疹,2~3mm大小,指压可退色,考虑为( )

A.风疹
B.水痘
C.伤寒
D.荨麻疹
E.药疹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患儿女性,18个月,因“发热伴手足皮疹1天”入院,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患儿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3℃,无抽搐、寒战,偶有咳嗽,无气促、发绀,手足皮肤见皮疹。查体:神志清楚,反应可,呼吸平稳,咽充血,双扁桃体Ⅰ度肿大,咽峡部见疱疹,未见脓点。手掌、足心可见数个红色丘疹性皮疹,压之褪色,无出血点及瘀斑,肛周可见数个淡红色小丘疹,压之褪色。为防止患儿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观察上应特别注意的是()

  • A、皮疹变化
  • B、监测体温
  • C、意识变化
  • D、肢体张力
  • E、口腔疱疹
  • F、心率、呼吸、血压
  • G、呕吐

正确答案:B,C,D,F,G

第8题:

女性,23岁,10d来高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肥大氏反应“O”1:80,“H”1:320。此病人病后可获得( )

A.暂时免疫

B.持久性免疫

C.一定的免疫力

D.较长时间的免疫

E.无免疫可再次患病


正确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性,22岁。1周前感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查体:T39℃,前胸可见淡红色皮疹数个,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实验室检查:WBC3.9×109/L,N0.6,L0.4,肥达反应:"O"1:80,"H"1:320。入院后拟诊为伤寒。入院后第8天,患者突感右下腹剧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 患者可能发生了哪种并发症()

  • A、胃穿孔
  • B、胃出血
  • C、肠穿孔
  • D、肠出血
  • E、急性阑尾炎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女性,38岁,1周来高热,T39.5℃,食欲不振,大便干,腹胀。体检:腹部皮肤可见少量淡红色、稍高出皮肤的皮疹,压之褪色,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肥达反应“O”1∶80,“H”1∶320。对伤寒高热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B、记录24h出入量
  • C、补充足够水分
  • D、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 E、用大剂量退热剂降温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