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2.1×1012/L,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骨髓增生活跃,所见各阶段红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幼质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题目
单选题
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2.1×1012/L,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骨髓增生活跃,所见各阶段红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幼质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64g/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生理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第2题:

9个月女孩,母乳喂养,面色蜡黄,肝肋下2cm,脾肋下1cm,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大小不等,大的红细胞内中央浅染区扩大,骨髓片呈巨幼红细胞增生。

最可能诊断为

A.溶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白血病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儿,7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Hb51g/L,RBC2.1×1012/L,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骨髓增生活跃,以体积小的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外铁(-),该患儿的贫血属子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慢性疾病性贫血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正确答案:E

第4题:

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2.1*1012/L,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骨髓增生活跃,所见各阶段红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幼质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考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特征。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主要特征:血常规示大细胞性贫血;外周血片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骨髓增生活跃,所见各阶段红细胞胞体大、胞质丰富;胞核大、核质发育不平衡,“核幼质老”,该患者营养单一,又有长期腹泻吸收不良,实验室检查符合上述特点,因而主要考虑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5题:

9个月女孩,母乳喂养,面色蜡黄,表情呆滞,烦躁不安,肝肋下2cm,脾肋下1cm,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大小不等,大的红细胞内中央浅染区扩大,骨髓片呈巨幼细胞增生,其核粗松,胞浆较少。
最可能诊断为

A.溶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白血病

答案:D
解析:
[考点]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诊断、治疗
[分析]患儿发病年龄为婴儿9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贫血貌典型呈面色蜡黄色。肝脾轻度增大(髓外造血代偿)。临床未出现典型神经系统症状,以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主,伴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贫血特点是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降低明显。红细胞大小不等,大的红细胞中心感染区扩大支持混合性贫血。再结合骨髓检查,呈巨幼细胞增生,胞核粗松、胞浆较少说明存在大细胞贫血。进一步确诊:测血清铁蛋白(减少),维生素B12或叶酸含量降低。治疗予铁剂及有针对性用叶酸或维生素B12。

第6题:

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2×1012/L,外周血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空白区增大,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体积小的中、晚幼细胞增生为主,细胞外铁阴性,血清铁8.0μmol/L,应考虑为( )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恶性贫血


正确答案:A

第7题:

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血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80g/L,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多,首先考虑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考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精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患儿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肢体颤抖;Hb上;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为主。根据以上特点,不难得出诊断,故本题选择B项。【避错】部分考生易误选C项,仔细分析题意可知,虽然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但是一大细胞为主,故排除A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特点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其特点为:各期红细胞大于正常,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等造血特点。且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常较严重,部分患者可有轻度黄疸、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疸,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厌食、消化不良等。

第8题:

MCV<80fl,MCHC<32%,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扩大,骨髓中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与胞核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参考答案:A

第9题:

患儿10个月,面色苍白,面肌震颤,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64g/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生理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考点:根据实验室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患儿面色苍白,面肌震颤,表明其有贫血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血生化检查示:血清维生素B12280μg/L,红细胞叶酸40μg/L,均下降;外周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主;据上述特征可初步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10题:

患儿8个月,面色苍白,米糕喂养,有长期腹泻,血红蛋白55g/L,红细胞2.2×10/L,外周血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空白区增大,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体积小的中、晚幼细胞增生为主,细胞外铁阴性,血清铁8.0μmol/L,应考虑为

A.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以上都对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