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则噪声衰减值为()。

题目
单选题
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则噪声衰减值为()。
A

衰减一倍

B

衰减6dB

C

不变

D

衰减3d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A.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B.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C.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D.选用低噪声设备



答案:A,B,D
解析: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优先源强控制;其次应尽可能靠近污染源采取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必要时再考虑敏感点防护措施。A项,属于传输途径的控制技术措施;B、D两项,属于源强控制措施。C项,由于声源的发散性,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无任何作用。

第2题:

与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衰减有关的因素有( )。
A.噪声的固有频率 B.点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C.噪声的原有噪声级 D.噪声源周围布局


答案:B
解析:
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因传播发散、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其产生衰减。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发散衰减与噪声固有的频率无关。

第3题:

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A: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B: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C: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D:选用低噪声设备

答案:A,B,D
解析:
拟建企业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等。由于声源的发散性,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无任何作用。

第4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规定,在噪声传播声級袞减计算中,当 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是预測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 多时,该声源可当作()处理。
A、点源 B、线源
C、面源 D、混合源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简化声源的条件和方法。此知识点非常重要,在技 木方法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

第5题:

有限长线声源的噪声预测,可依据预测点与线声源的距离和声源长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按( )进行计算。
A. 无限长线声源
B. 点声源
c. 有限长线声源


答案:A,B,D
解析:

第6题:

(2018年)某噪声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噪声源到接收点距离为4.2m,其间的地断面面积F为13.86m2,则噪声源到接收点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hm为( )m。

A.3.1
B.3.3
C.3.0
D.3.4

答案:B
解析:
13.86/4.2=3.3

第7题:

(2011年)为降低拟建企业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影响,可采取的噪声防治方法有( )。

A.加大噪声源与居民点的距离
B.减少厂区内室外噪声源
C.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
D.选用低噪声设备

答案:A,B,D
解析:
增加厂区主要声源高度会增加噪声量,故不选。

第8题:

已知距某点声源10m处测得噪声值为85dB,则距噪声源50m处的噪声值为()。

A:80dB
B:77dB
C:75dB
D:71dB

答案:D
解析:
根据点声源衰减公式L(r)=L(r0)-20lg(r/r0)计算,距噪声源30m处的噪声值=85-20lg(50/10)≈71(dB)。

第9题:

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1倍,则噪声值()。
A.衰减1倍 B.衰减6dB C.不变 D.衰减3dB


答案:B
解析:
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为:Adiv=20lg(r1/r2),声音传播距离增加1倍,则r2=2r1,衰减值为6dB。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是()。

A: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2倍时
B: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3倍时
C: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
D: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3倍时

答案:C
解析: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