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系数ζc=1,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最接近于(  )

题目
单选题
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系数ζc=1,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最接近于(  )mm。
A

167

B

193

C

286

D

30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离as=a's=40mm。

设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569mm,受拉纵筋面积As=1521mm2,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22mm,等效应力σsk=186N/mm2,构件直接承受重复动力荷载,其余条件同上题,则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mm)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43
B..0.174
C..0.221
D..0.281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500mm,柱子的计算长度l0=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HRB400,as=40mm。

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系数ζ1=1,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最接近于( )mm。

A..167
B..193
C..298
D..307

答案:D
解析:

第3题:

一钢筋混凝土短柱,作用一轴向压力N,过两年后卸去该轴向压力N,则(  )。

A、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力均为0
B、柱的长度可完全恢复到加荷前的长度
C、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受拉而混凝土受压
D、柱截面中的纵向钢筋受压而混凝土受拉

答案:D
解析:
轴心受压构件在加载后荷载维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混凝土徐变作用,随着荷载作用时间的增加,混凝土的压应力逐渐变小,钢筋的压应力逐渐变大,一开始变化较快,经过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在荷载突然卸载时,构件回弹,由于混凝土徐变变形的大部分不可恢复,故当荷载为零时,会使柱中钢筋受压而混凝土受拉。

第4题:

某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纵向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的距离as=a s′=40mm。

1.设柱的计算长度为3m,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100kN,弯矩设计值M=250kN·m,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mm)最接近于(  )项数值。

A、380
B、452
C、469
D、484

答案:B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计算过程如下:
①根据第6.2.5条规定,附加偏心距



而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0=M/N=250000000/1100000=227mm,则初始偏心距为:ei=e0+ea=227+20=247mm;
②根据第6.2.4条式(6.2.4-4)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为:
ζ1=0.5fcA/N=0.5×14.33×150000/1100000=0.98;
③根据附录G第G.0.2条规定,截面有效高度h0=h-as=500-40=460mm;
④根据第6.2.17条式(6.2.17-3)计算,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若ρte=0.08,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轴向拉力Nk=192.96kN,则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最接近于( )。

A..0.2
B..0.56
C..1.0
D..1.019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 11.5m。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s=a's=40mm。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 400kN·m,N=1200kN。



若已知下柱为大偏心受压,截面中和轴通过腹板,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800mm,则下柱截面的一侧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最接近于( )mm2。 提示:计算时不考虑工字形翼缘的斜坡面积,最小配筋面积应在计算配筋面积与按最小配筋率计算的面积中取较大值。

A..305
B..335
C..360
D..410

答案:C
解析:

第7题:

已知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h=400mm×500mm,柱子的计算长度l0=4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HRB400,as=40mm。

1.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系数ζc=1,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最接近于(  )mm。

A、167
B、193
C、286
D、307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as=40mm,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17条式(6.2.17-3)计算,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已知某单层工业厂房的I形截面边柱,有吊车,从基础顶面算起下柱高6.7m,柱的控制内力N=853.5kN,M=352.5kN·m,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采用HRB335钢筋,对称配筋。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二类。



已知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784mm,柱截面为大偏心受压,若柱截面配筋采用对称配筋的形式,则一侧纵向钢筋的计算面积A's=As最接近于( )mm2。

A..1004
B..1142
C..1256
D..1292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有一承受非恒载为主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安全等级为二级,矩形截面尺寸b×h=300mm×500mm,对称配筋,每侧各配有320的钢筋(钢筋为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40mm,柱的计算长度为l0=4.5m。
1.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受压区高度x=290mm,则在该组合内力下,柱的受拉主筋的应力σs(N/mm2)最接近于(  )项数值。

A、178
B、195
C、204
D、252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4.1.4条表4.1.4-1可知,等级为C25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11.9N/mm2;
根据第4.2.5条表4.2.5和4.2.2条表4.2.3-1可知,HRB335钢筋的弹性模量Es=2.0×105N/mm2,强度fy=300N/mm2,则根据第6.2.7条式(6.2.7-1)和第6.2.1条式(6.2.1-5)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为:



由ζbh0=0.550×460=253mm<x=290mm,故属于小偏心受压。由相对受压区高度为:



可计算得柱的受拉主筋的应力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该柱在某荷载效应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200mm,则该柱在该组荷载作用下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3
B..1.17
C..1.21
D..1.25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