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A 90B 110C 120D 140

题目
单选题
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

90

B

110

C

120

D

14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1.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A、110
B、140
C、150
D、18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4条可知,最小防震缝宽度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房屋高度等确定。根据第1款第3项规定,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本题中防震缝宽的三个要素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较低结构单元的房屋高度,即A栋房屋高度21m。根据该条第l款,按21m高的A栋框架结构确定防震缝的宽度,δ=100+20×(21-15)/3=140mm。

第2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110 B.140 C.150 D.180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6.1.4条第1款,应按21m高的A栋框架结构确定防震缝的宽度,故有:
δ=100+20 ×(21-15)/3 = 140(mm),故选B。

第3题:

高度为24m的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防震缝的最小宽度为:

A. 100mm
B. 160mm
C. 120mm
D. 140mm

答案:B
解析:
提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宜加宽20mm。

第4题:

某建筑的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高度为55m,地下1层;其裙楼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高度为15m,地下1层。裙楼与主楼整体相连(包括地下室),地下室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主楼和裙楼均为丙类建筑,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类场地。主楼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试问,裙楼地下一层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规程关于框架抗震等级的最低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C
解析:
(C)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4.8.1条第2款,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8.1.3条,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表4. 8. 2,主楼框架为三级框架。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 4.8.6条,裙楼框架的抗震等级应不低于主楼框架的抗震等级,故裙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 3—2002) 4.8.5条,裙楼地下一层框架的抗震等级也为三级。

第5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A.1.7 B.2.2 C.2.6 D.2.8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式(6. 2.9-3),对应的截面组合剪力计算值: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假定,A栋二层中柱KZl截面尺寸b×h=600mm×600mm,ho=555mm。柱净高Hn=2.5m,柱上、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分别为Mct=280kN·m、Mcb=470kN·m,弯矩均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试问,该框架柱的剪跨比λ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
提示:采用公式




A、1.7
B、2.2
C、2.6
D、2.8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关于抗撞墙的布置及设计, 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答案:D
解析: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6.1.4 条第2款,知D正确。

第8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高度为60m,设防烈度为8度,II类场地,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
A.—级 B. 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A
解析:
提示:规范规定,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 1. 2条,框架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

第9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2.关关于抗撞墙的布置及设计,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4条第2款规定,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第10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3.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l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直径Ф10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D、700×7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6.1.2可知,现浇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和结构类型有关。A栋房屋高度21m,设防烈度8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表6.3.6及其注2规定,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故该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μn=0.75-0.05=0.70,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



若为方形截面柱,取b×h=650×650mm2=422500mm2>410621mm2。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