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填埋场地下水控制系统,已知地下水排水管管间距L=1.6m,管道与基础隔水层之间距离为2m,距基础隔水层的最高允许水位5m,补给率为0.3m3/2(m·d),土壤渗透系数K为()A 0.091m/dB 0.0091m/dC 0.00091m/dD 0.000091m/d

题目
单选题
某填埋场地下水控制系统,已知地下水排水管管间距L=1.6m,管道与基础隔水层之间距离为2m,距基础隔水层的最高允许水位5m,补给率为0.3m3/2(m·d),土壤渗透系数K为()
A

0.091m/d

B

0.0091m/d

C

0.00091m/d

D

0.000091m/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紧邻某污染物场地(500m×500m)下游有一平行于污染场地边线且垂直地下水流向的排水渠,该排水渠切割浅层地下水深度2.5m,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5%,渗透系数8m/d,则受污染场地污染的地下水排入渠道的水量估算值是()

A.25m3/d
B.50m3/d
C.100m3/d
D.200m3/d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场址符合II 类场选择要求的有( )。

A. 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B. 不在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C. 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的地区
D. 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1m 的地区

答案:B,C
解析:
选项A 属禁止行业,选项D 的距离应为1. 5 m。

第3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基础应位于地下水(潜水或承压水)最高丰水位标高至少( )m以上。

A.2

B.1.5

C.1

D.0.5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箱形基础底面尺寸为20m×45m,基础底面埋深d=4. 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 5m 处。地基土为均质粉土,黏粒含量13%,粉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上y = 18.0kN/m3, 地下水位以下ysat=19.00kN/m3。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 = 175kPa。上部结构传至箱形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效应Fk= 130. 5MN。
(3)进行基础抗弯验算时,基础最大弯矩最接近( )kN·m。
A. 75 B. 99 C. 183 D. 225


答案:C
解析:
设计控制截面在柱边处,此时相应的a′、b′和Pjl值为:a′=0.4m,b′= 0.4m;aI= (3. 0-0. 4)/2 = 1.3m; PjI=80.3 + (150.0 -80.3) ×(3. 0 - 1. 3 )/3. 0 = 119. 8kPa。 则有:
①长边方向:MI=a21(2l+a′)(pjmax +pjI)/2 = 1.32×(2×2.2 + 0.4)×( 150.0 + 119. 8)/12 = 182. 4kN·m;
②短边方向:MII=(l-a′)2(2b+b′)(pjmax+pjI)/48 = (2. 2-0.4)2×(2×3.0+0.4)×(150.0+80.3)/48 =99.5kN·m。

第5题:

已知某墙下条形基础,底宽b=2.4m,埋深d=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 0.05m,地基为黏性土,内聚力ck=7.5kPa,内摩擦角φk=30°,地下水位距地表0.8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kN/m3。根据理论公式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其结果为( )。

A230kPa
B227.1kPa
C240kPa
D210kPa

答案:B
解析:
因为e=0.05m<0.033b=0.033×2.4=0.079m,所以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推荐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其中φ=30°>24°
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得
Mb=1.9,Md=5.59,Mc=7.95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
γ=γsat-γw=20-10=10.0kN/m3
故γm=[18.5×0.8+10.0×(1.5-0.8)]/1.5=14.53kN/m3
则fa=Mbγb+Mdγmd+Mkck
=1.9×10.0×2.4+5.59×14.53×1.5+7.95×7.5
=227.1kPa

第6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场址符合Ⅱ类场选择要求的有()。

A: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B:不在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C: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的地区
D: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Im的地区

答案:B,C
解析: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的选址要求:①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排除A项。②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排除D项。③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④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第7题: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场址符合Ⅱ类场选择要求的有()。

A: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B:不在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C: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的地区
D: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1m的地区

答案:B,C
解析:
选项A属禁止行业,选项D的距离应为1.5m。

第8题:

某河渠长1000m,两侧与浅层地下水联系密切且补给地下水,已知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100m/d,地下水力坡度0.5%,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平均厚度4m,则该河渠对地下水渗漏补给量是( )。

A.1000m3/D
B.2000m3/D
C.3000m3/D
D.4000m3/D

答案:D
解析:
当河渠水位变化幅度较小时,河渠一侧的渗漏补给量可以用达西公式计算:Q渗=KLIh。本题中,河流一侧渗漏补给量Q=K?L?I?h=100×1000×0.5%×4=2000m3/d。如果河渠两侧的水文地质条件一样,河渠渗漏量应是计算结果的两倍。所以两侧渗漏补给量为4000m3/d。

第9题:

压水试验的压力表读数为0.05MPa,高于地表0.5m,压入流量Q=88L/min,试验段深度6.0m至11.02m,地下水位埋深8.5m,钻杆及接头的压力损失均为0.039MPa,钻孔直径150mm,则岩体的渗透系数K为( )

A2.56m/d
B2.88m/d
C1.18m/d
D1.38m/d

答案:B
解析:
试验段压水时所施加的总压力
P=(6+0.5)×10+(0.05-0.039)×103=76kPa
换算成水柱压力高度为7.6m

第10题:

已知某墙下条形基础,底宽b=2.4m,埋深d=1.5m,荷载合力偏心距e= 0.05m,地基为黏性土,内聚力ck=7.5kPa,内摩擦角φk=30°,地下水位距地表0.8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γ=18.5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kN/m3。根据理论公式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其结果为( )。

A.230kPA.
B.227.1kPA.
C.240kPA.
D.210kPA.

答案:B
解析:
因为e=0.05m<0.033b=0.033×2.4=0.079m,所以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推荐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其中φ=30°>24°
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得
Mb=1.9,Md=5.59,Mc=7.95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
γ=γsat-γw=20-10=10.0kN/m3
故γm=[18.5×0.8+10.0×(1.5-0.8)]/1.5=14.53kN/m3
则fa=Mbγb+Mdγmd+Mkck
=1.9×10.0×2.4+5.59×14.53×1.5+7.95×7.5
=227.1kP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