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8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

题目
单选题
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8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56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8.65亿元和4.3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本案中受到行政处分的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决定,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A

向县政府申请复议

B

提起行政诉讼

C

向上级申诉

D

向市统计局申请复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题干) 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14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15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l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和处分。 请回答: 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包括( )。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提侈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 C.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中有8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D.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4.18亿元


正确答案:D
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66 625÷(1+32.7%)÷(1+32.7%一12.7%)≈41 839.4(万元)≈4.18(亿元),D项正确;由资料的第三段可知A、B、C三项内容是错误的。故选D。

第3题:

(题干)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5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6.12亿元和2006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92亿 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员受到了处罚。请回答: 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AC

第4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7年上半年某镇完成工业总产值6662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增速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8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9%,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45.3%。完成工业增加值22177万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9270万元,同比增长47.9%。
骨干企业群体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501.8万元,同比比增长48.9%。有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加额超过1000万元,比去年增加3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852.7万元,同比增长88.1%。这13家骨干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
10个行业大类中,服装行业实现价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4.9%;机械行业实现产值2236.8万元,同比增长49.5%,酒业完成价值1284万元,同比增长118.7,童车行业实现产值1107.2万元,同比增长19.3%,五金机械行业完成价值377.3万元,同比增长34.4%;箱包行业实现产值1363.2万元,同比增长31.7%;羊毛衫行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1.6%;有机化学行业实现产值792.7万元,同比增长16.4%;纸制品行业实现产值1713万元,同比增长7.0%,砖瓦行业由于今年砖窑厂数量的减少,实现产值329.5万元同比下降64%。
由上述材料可知


A. 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 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
C. 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中有8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D. 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4.18亿元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所以A项错误;由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只有5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该镇10个中有9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所以B、C项错误;由材料第一段第一句可算出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为66625÷(1+32.7%)÷(1+32.7%-12.7%)≈41839万元≈4.18亿元,故答案为D。

第5题:

某镇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镇主要领导指使镇统计员虚报本年度工业总产出数据,并在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拒绝配合检查。经查实后,统计部门可以( )。

A.对镇政府给予罚款的处罚

B.对涉案的镇统计人员给予严重警告

C.对涉案的镇领导人员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D.提请纪检监察部门对涉案的镇领导人员给予处分


正确答案:D
解析:一般来讲,统计执法检查机关除对本机关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有关人员可以依法直接给予行政处分外,对其他行政领导和责任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只能向其所在机关、主管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提出行政处分的建议,而不能直接给予行政处分。也就是说,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只有统计行政处分的“建议权”,而没有直接处分权,统计行政处分的最终决定机关是违法当事人的所在机关、主管行政机关或者是行政监察机关。

第6题:

某镇镇长在一次镇人代会上郑重指出:“为维护全镇良好的社会秩序,加快全镇经济的发展,必须坚决做好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落实.具体来说,必须做到依法治镇、依法治村,要制定各种办法、规定来治理全镇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特别是重点治理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村民.”请你运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和原理对这段话做出分析.


正确答案:
答:该镇长的言论表明了他对依法治国方略的错误理解,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依法治国是法治的典型表述,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而该镇长的言论却表明了他所抱有的法是治理社会的工具这样一种人治的观念;其二,就依法治国而言,法是指宪法、法律以及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而不能把法泛化,以至于认为只要是权力部门制定的规则都是法,这是对法的严重曲解;其三,依法治国或者说法治的主体是人民,其客体是国家权力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因此,该镇长言论中流露出的认为依法治国就是依法治理老百姓的观念统一是错误的。

第7题:

由上述材料可知( )。

A. 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对全镇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相同

B.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6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

C.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中有8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

D.2005年上半年,该镇完成1二业总产值约为4.18亿元


正确答案:D
材料中并没有提到2007年上半年每个行业大类实现产值增加值的数量,因此无法计算每个行业大类对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A错误;分析材料第三段可知,2007年上半年该镇10个行业大类中,有5个行业产值的同比增长率超过20%,有9个行业产值保持增长,B、C选项错误。故选D。

第8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某国有大型企业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连续两年多报工业总产出,请回答: 在此案例中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D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点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第9题:

根据下述资料请回答第 64~67 题

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8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56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8.65亿元和4.3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第 64 题 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


正确答案:AC
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少报多”,属于虚报统计资料行为;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属于拒报统计资料行为。

第10题:

()靠近什么镇,宁中则坐的车脱了车轴,只好步行?

  • A、福全镇
  • B、双全镇
  • C、韦林镇
  • D、三杈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