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按肾衰竭时药物维持剂量=正常时血肌酐浓度/肾衰竭时血肌酐浓度×正常时药物维持剂量,计算给药剂量时不适用于()

题目
单选题
肾衰竭患者按肾衰竭时药物维持剂量=正常时血肌酐浓度/肾衰竭时血肌酐浓度×正常时药物维持剂量,计算给药剂量时不适用于()
A

血肌酐<5mg/dl的患者

B

血肌酐>5mg/dl,但<8mg/dl的患者

C

血肌酐>5mg/dl,但<10mg/dl的患者

D

血肌酐>8mg/dl,但<10mg/dl的患者

E

血肌酐>10mg/dl的患者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使用链霉素时,应( )

A、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剂量,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减量应用

B、轻、中、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均需减量

C、轻度肾功能减退时按原治疗剂量,中、重度肾功能减退时减量应用

D、按原治疗剂量应用

E、避免使用,如确有指征应用时需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量


答案:E

第2题: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指征

A.血肌酐>350μmol/L

B.血肌酐>442μmol/L

C.血肌酐>530μmol/L

D.血肌酐>707μmol/L

E.血肌酐>884μmol/L


正确答案:D

第3题:

肾衰竭时给药调整方法不包括

A.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B.根据肾功能试验进行剂量估算

C.减少药物剂量

D.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E.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正确答案:D
肾衰竭时给药调整方法包括:减少药物剂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采用列线图法计算给药间隔、维持量等;根据肾功能试验进行剂量估算;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第4题:

对肾功能的监测指标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肾功能评价时测定GFR比测定血肌酐浓度更为灵敏可靠

B、血尿素在反映肾功能损伤上比血肌酐灵敏

C、肾功能轻度减退时血CysC测定敏感性高于血肌酐

D、血尿素可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判断指标

E、评估血透析疗效时氨甲酰血红蛋白较单次血尿素测定更有价值


参考答案:B

第5题:

肾衰竭时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不包括

A、减少药物剂量

B、延长给药间隔

C、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D、按体表面积调整剂量

E、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参考答案:D

第6题:

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

A、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40:1

B、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20:1

D、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10:1


参考答案:A

第7题: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依据是

A、血肌酐绝对值每日平均增加44.2μmol/L

B、在24~72小时内血肌酐相对增加25%~100%

C、血肌酐明显升高>450μmol/L

D、血肌酐>707μmol/L,

E、血pH低于7.35


参考答案:AB

第8题:

下列慢性肾衰竭时用药应掌握的原则哪项不恰当

A.了解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及其他病理生理状况

B.熟悉肾衰竭及其他病理生理状况时用药方法,按肾功能减退的程度调整某些药物特别是以原形经肾排泄的药物剂量

C.首先选用肾毒性相对较小的药物,如确需应用某些有肾毒性的药物,应根据相应的方法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

D.对某些特殊治疗药物,如有条件可测定其血中药物浓度,如地高辛、氨茶碱、苯妥英钠、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等

E.已经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正确答案:E

第9题:

肾衰竭患者按肾衰竭时药物维持剂量=正常时血肌酐浓度/肾衰竭时血肌酐浓度×正常时药物维持剂量,计算给药剂量时不适用于

A、血肌酐5mg/dl,但5mg/dl,但8mg/dl,但10mg/dl的患者


参考答案:E

第10题:

肾衰竭时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不包括

A.减少药物剂量
B.按体表面积调整剂量
C.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D.延长给药间隔
E.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