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遗忘规律及遗忘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遗忘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论:(1)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遗忘随时间的推移而自动发生。(2)干扰说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3)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4)动机说认为遗忘是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第2题:

简述低血糖症概念及其临床表现。
低血糖症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血葡萄糖浓度降至正常低限以下(<3.0mmol/L)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现象。主要表现为反应性肾上腺素释放过多和脑功能障碍所致临床综合征。典型的低血糖症发作表现为Whipple三联征:空腹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3.0mmol/L;供糖后症状迅速缓解。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昏迷。

第3题:

简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遗忘的原因有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第4题:

简述高渗性脱水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以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钠的脱水称为高渗性脱水,患畜表现口渴、少尿、尿比重增加、细胞脱水、皮肤皱缩等。

第5题:

简述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
(1)好发于青壮年,以下颌骨体及下颌角部为常见;
(2)生长缓慢,颌骨膨大,造成畸形,面部不对称;
(3)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咬合关系紊乱;
(4)可侵入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性骨折;
(5)X线表现:颌骨膨隆,有多房性阴影,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
治疗原则:手术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第6题:

简述长时记忆的遗忘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
解析:
长时记忆是指储存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对于无意义音节材料,艾宾浩斯用节省法证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刻开始,保持和遗忘都是时间的函数;遗忘的过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以间隔的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呈负加速型(这个曲线就叫保持曲线);若以遗忘的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应为遗忘曲线,它是正加速型的。遗忘的进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遗忘速度从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到熟练的动作依次减慢;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的越多遗忘越快。(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近因效应),其次是前边呈现的材料(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差。(3)识记者的态度: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4)学习的程度: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5)时间因素: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遗忘的过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第7题:

简述先天愚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异常核型的类型。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21-三体综合症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和特殊面容。患儿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有内毗赘皮,外耳小,硬腭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
核型:
(1)体型最常见,占92% -94%,其核型为47XX(或XY )+21,呈三体型。
(2)易位型极少见,占4% -5%,染色体总数为46个,21号染色体仍具有三体型的特性,同时还伴有其他染色体的畸变。
(3)嵌合型较少见,占2% -3%,核型为46,XY/47,XY,+21。患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取决于异常细胞株比例的多少。

第8题: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及其原因。


答案:
解析:
(1)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其总体规律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至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
②干扰说。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干扰说是根据机械学习实验提出来的,只能解释机械学习的保持与遗忘,不能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遗忘。
④动机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的许多琐事,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它们大多与罪恶感、羞耻感相联系,因而不能为自我所接纳,故不能回忆。也就是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故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总之,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每一种理论都能解释遗忘的部分现象,但不能解释所有的遗忘现象。因此对于遗忘的原因,应当把上述几种理论综合起来加以解释。专家点评:回答此题需要掌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进程和规律以及关于遗忘的几种经典理论解释。该题由“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切入,很有意义,是值得重视的一道例题。

第9题:

简述透析低血压及其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透析低血压指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临床表现:哈欠、头晕、头痛、困倦、肌肉痉挛、胸痛、腹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声嘶、黑蒙、意识丧失等,也可无症状。

第10题:

简述课程的常见分类。


正确答案:(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