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间有何要求?

题目
问答题
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间有何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属于路面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A.详细划分施工区域,设置好安全标志。

B.施工车辆必须配置橘黄色闪光标志灯,停放在施工区内规定的地点。

C.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应统一着黄色的反光安全服,施工时还应设专职的交通协管员和专职安全员。

D.安全员分班实行12h施工路段安全巡查。


答案:A

第2题:

为保证生产安全,根据《公路法》规定,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标志。

A.防尘

B.安全

C.防盗

D.防火


参考答案:B

第3题:

电缆掘路施工区域应采取什么措施保证过往行人和车辆以及施工的安全?


参考答案:施工区域应用标准路栏等严格分隔,并有明显标记,夜间施工人员应佩戴反光标志,施工地点应加挂警示灯,以防行人或车辆等误入。

第4题:

安全标志牌的固定方式有哪些种?对设置高度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安全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可采用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附着式和悬挂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联接牢固。临时标志牌应采取防止脱落、移位措施。室外悬挂的临时标志牌应防止被风吹翻,宜做成双面的标志牌。
(2)安全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安全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小于75°。

第5题: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SK — 70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SBS SK-70改性沥青。 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填写了《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部试验室, 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 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检查了出 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格后,用于该工程。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车,开工前项目部向媒体发布了施工信息,并确定了施工区的范 围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区两端设置了安全标志,所有施工车辆均配置黄色标志灯, 现场足额配置了专职安全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上面层中"AC"和“16”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结合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 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4.指出项H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5.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 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间有何要求?


答案:
解析:
1. A工序:钻孔;B工序:灌浆孔封堵。
2. AC表示沥青混凝土,16表示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3.应浇洒粘层。其作用是:使沥青结构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成一个整体。
4.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仅凭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就认定质 量合格的做法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实验室对进场的该批原材料应按施工技术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 试验,检验合格,材料方可用于施工。
5.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的安全标志有:彩旗、安全警示灯、闪光方向标、限速标志、施 工提示标志。
安全员应着橘黄色的反光安全服。安全员应分班实行24h施工路段安全巡査。

第6题:

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必须修建(),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


参考答案:施工标志、安全标志;临时道路

第7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改建公路时,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安全标志。需要车辆绕行的,应当在绕行路口设置标志;不能绕行的,( ),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

A.必须提前公告改道

B.可以修建临时道路

C.必须修建临时道路

D.可以提前公告改道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以下()为安全标志评分标准的扣分项。

A、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未按规定悬挂安全标志

B、未绘制现场安全标志布置图

C、未绘制现场消防通道布置图

D、未按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设置

E、未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参考答案:ABDE

第9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直接加铺法施工。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SK-70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SBSSK-70改性沥青。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填写了《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部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格后,用于该工程。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车,开工前项目部向媒体发布了施工信息,并确定了施工区的范围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区两端设置了安全标志,所有施工车辆均配置黄色标志灯,现场足额配置了专职安全员。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上面层中“AC”和“16”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结合图5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4.指出项目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5.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问有何要求


答案:
解析:
1.A工序:钻孔;B工序:灌浆孔封堵。2.AC表示沥青混凝土,16表示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3.应喷洒粘层。其作用是: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4.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仅凭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就认定质量合格的做法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实验室对进场的该批原材料应按施工技术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检验合格,材料方可用于施工。
5.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的安全标志有:彩旗、安全警示灯、闪光方向标、限速标志、施工提示标志。
安全员应着橘黄色的反光安全服。安全员应分班实行24h施工路段安全巡查。

第10题:

下列哪项属于路面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

  • A、详细划分施工区域,设置好安全标志。
  • B、施工车辆必须配置橘黄色闪光标志灯,停放在施工区内规定的地点。
  • C、施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应统一着黄色的反光安全服,施工时还应设专职的交通协管员和专职安全员。
  • D、安全员分班实行12h施工路段安全巡查。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