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0岁。搬运工,在搬运苯胺时,不小心将苯胺溅到皮肤上,未及时清理,5小时后感头晕、恶心及呕吐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清

题目
单选题
男,30岁。搬运工,在搬运苯胺时,不小心将苯胺溅到皮肤上,未及时清理,5小时后感头晕、恶心及呕吐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清楚,口唇明显发绀口唇发绀的机制为()
A

血液中苯胺含量增高

B

造成严重溶血

C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D

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E

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30岁。搬运工,在搬运苯胺时,不小心将苯胺溅到皮肤上,未及时清理,5小时后感头晕、恶心及呕吐入院。入院时查体:意识清楚,口唇明显发绀口唇发绀的机制为A、血液中苯胺含量增高

B、造成严重溶血

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D、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E、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皮肤污染后应立即A、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B、用热水彻底清洗

C、用棉布彻底清洗

D、先用肥皂水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

E、先用棉布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9~121 题:

某制药厂T入,在常规操作加入苯胺时,由于不慎污染衣服,经擦拭后继续工作。临下班时,出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等症状,随即送往医院救治。

第 119 题 急性苯胺中毒患者皮肤黏膜发绀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性,40岁,某印染厂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抢修苯胺泄露的管道3小时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频繁呕吐而入院。查体:意识清,口唇、耳郭、颜面明显发绀。入院查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为10%,赫恩滋小体含量为30%,考虑诊断为急性苯胺中毒,可诊断为

A、接触反应

B、轻度中毒

C、中度中毒

D、重度中毒

E、极重度中毒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上海市嘉定区某乡办化工厂生产"油溶黑"染料,主要原料为硝基苯、苯胺。××××年8月17日下午1时,工人张某在常规操作加入苯胺时,由于管道陈旧,导致管道爆裂,苯胺沾染衣服和皮肤,经简单清洗换衣后继续工作,下班后感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继而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等症状立即送医院救治。急诊应作的处理是()

  • A、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吸氧
  • B、可用5%醋酸溶液清洗皮肤上污染物,再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
  • C、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皮肤上污染物,再用热肥皂水或清水清洗
  • D、可用75%乙醇擦拭皮肤上污染物,再用清水冲洗
  • E、及时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 F、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及强心、升压药物

正确答案:A,B,D,E,F

第5题:

上海某制药厂工人朱某在加入苯胺时,由于管道泄漏,苯胺污染衣服和皮肤,经擦拭后继续工作。临下班时,朱某感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等症状,随即送入医院救治。

在本次中毒事故中,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黏膜
E.手指甲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患者男,33岁,主诉头晕,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时患者面色潮红,皮肤干涸,发烫,呼吸急促,体温39.8℃,属于咳嗽资料的信息是

A、全身酸痛

B、头晕

C、恶心

D、乏力

E、体温39.8℃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33岁,主诉头晕,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时患者面色潮红,皮肤干涸,发烫,呼吸急促,体温39.8℃,属于客观资料的信息是

A.全身酸痛
B.头晕
C.恶心
D.乏力
E.体温39.8℃

答案:E
解析:

第8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一次事故中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症状急诊入院,查体: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疑为急性职业中毒,最可能是

A.一氧化碳

B.苯胺

C.硫化氢

D.砷化物

E.氰化物


正确答案:E

第9题:

某化工厂工人,在一次事故中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急诊入院。查体:皮肤呈樱桃红,呼出气体有苦杏仁味,最可能的急性中毒毒物是( )

  • A、一氧化碳
  • B、硫化氢
  • C、苯胺
  • D、氰化氢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某化工厂一苯胺管道阀门处发生苯胺泄漏,一检修工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抢修近4小时,头晕、乏力、恶心、频繁呕吐而入院。查体:意识清,口唇、耳廓、颜面明显发绀。发生上述临床征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严重溶血
  • B、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血含量增加
  • C、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 D、组织严重缺氧
  • E、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