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案件是行为犯,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才构成犯罪,只要杀人行为处于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不构成构成犯罪,

题目
判断题
故意杀人案件是行为犯,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才构成犯罪,只要杀人行为处于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不构成构成犯罪,主观方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李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

A.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属于犯罪的未遂

B.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我国刑法中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
根据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是转化型抢劫罪。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必须具备:(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或者抢劫行为;(2)行为人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本案中,李某首先实施了盗窃行为,其次又当场使用暴力,而且其使用暴力的目的是为了抗拒抓捕。因而,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第2题:

甲杀害了乙,乙作恶多端,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实质上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犯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

D、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参考答案:CD

第3题:

:王某开车从伤者身上轧过去的行为是()。

A.故意杀人 B.故意伤害致死 C.交通肇事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本案中,王某从伤者身上轧过去,在主观上具有故意(“还不如把他轧死”),客观上实施了驾车从伤者身上轧过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4题:

第 33 题 甲准备杀死自己患精神病的妻子乙。甲打算先给乙吃安眠药,等乙熟睡后,将乙用绳子勒死。但还未等甲实施绞杀行为,乙就因吃了过量的安眠药而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考点] 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中的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
[答案及解析] B。行为人本来想实施两个行为,来达到犯罪目的,但当其实施第一个行为后,就提前实现了自己所预想的犯罪结果。要认定这种行为是否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第一行为时,是否已经着手实行,如果能得出肯定结论,则应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在本题中,对于故意杀人行为而言,甲给乙吃药的行为,显然已经是着手,故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第5题:

甲与乙共谋枪杀丙,两人先后开枪,甲未击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甲构成( )。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杀人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B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杀人既遂;没有发生死亡结果的,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预备。两人合谋属共同犯罪,不管谁致他人死亡,均属犯罪既遂。

第6题:

甲与乙通奸,共谋毒杀乙之夫丙为此,甲弄来一包砒霜交给乙,甲乙伺机下毒,乙后悔,没有下毒且到公安机关自首。对本案的正确处理是( )。

A.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

B.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业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正确答案:D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本题中。乙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中止,而甲未能实现犯罪既遂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故构成犯罪未遂。

第7题:

王某和刘某相约投毒杀人,由刘某负责买毒药。王某在拿到毒药的第三天,决定放弃杀人行为,他将毒药扔人河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和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王某构成犯罪中止

C.刘某构成犯罪未遂

D.刘某构成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ABD
王某主动停止犯罪,因此是中止;刘某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犯罪的,因此只能成立预备或未遂;由于整个犯罪尚在预备阶段,因此刘某只能成立犯罪预备。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是比较难以掌握的。要分类掌握:
(1)不存在共犯中止的情况:如果共犯中没有中止的,整个犯罪无论处在哪一犯罪形态,各共犯人的犯罪形态都是一样的,都从实行犯的犯罪形态。
(2)存在共犯中止的情况:如果只有部分共犯主动中止犯罪的,这些主动停止犯罪的人只有有效阻止了其他共犯继续犯罪或防止了犯罪既遂结果发生,才成立犯罪中止。注意:如果主动停止犯罪的共犯成立中止,他们的中止也只及于自己。如果他们是在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的,那么其他犯罪人成立犯罪预备;如果他们是在犯罪实行阶段中止的,那么其他犯罪人成立犯罪未遂。

第8题:

某甲故意向乙传授犯罪方法,乙没有接受某甲传授的犯罪方法,某甲的行为()。

A.构成犯罪预备

B.构成犯罪未遂

C.构成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第9题:

甲的行为是:( )

A.故意杀人既遂

B.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

C.故意杀人未遂

D.过失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解析】应当对甲的前后两个行为整体进行评价。甲对乙如何死亡的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不影响定罪。乙终究是在甲的故意杀人的行为支配下死亡的。

第10题:

甲教唆乙杀丙。乙在实施杀丙行为时,甲良心发现,阻止了乙的行为。本案中,(  )。
A.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B.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
C.甲、乙都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之责
D.甲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之责,乙应当负故意杀人罪(犯罪未遂)之责


答案:D
解析:
【精解】在认定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时,对于涉及犯罪中止的应特别注意。犯罪中止具有人身依附性,只能适用于实施中止行为的人。对于没有实施中止行为的其他共同犯罪人,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所以,甲自动有效地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但乙没有实施中止行为,只能认定为犯罪未遂。故选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