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0mmHg。以下责任护士给患者讲述的服用降压药注意事项哪项不妥()
A

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B

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C

发现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使血压迅速降至正常

D

服药后卧床休息,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E

服药期间应自我监测血压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是

A、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年轻者血压控制在120~130/80mmHg,老年人可降至140/90mmHg以内

B、降至临界高血压水平,即140~160/90~95mmHg

C、收缩压控制在160mmHg,舒张压控制在85mmHg

D、血压控制在患者可耐受的程度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第2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90mmHg。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高血压心脏病

E、心绞痛

患者住院期间眼底检查结果回报视网膜动脉变窄,提示患者目前高血压分期为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 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lO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 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 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90 mmHg。

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高血压心脏病

E.心绞痛

针对该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包括A.减轻体重

B.戒烟

C.限制饮酒

D.坚持规律服药

E.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

以下责任护士给患者讲述的服用降压药注意事项哪项不妥A.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B.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C.发现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使血压迅速降 至正常

D.服药后卧床休息,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E.服药期间应自我监测血压情况

患者住院期间眼底检查结果回报视网膜动脉变窄,提示患者目前高血压分期为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B
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称为高血压危象。

问题 2 答案解析:D


问题 3 答案解析:C


问题 4 答案解析:B
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Ⅳ级:视盘水肿。

第4题:

患者,男性,48岁,身高170cm,体重85kg,血压、血糖都偏高,有中度脂肪肝。该患者的最佳体重应是()

  • A、63~77kg
  • B、65~80kg
  • C、63~80kg
  • D、70~80kg
  • E、80~85kg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0mmHg。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

  • A、恶性高血压
  • B、高血压危象
  • C、高血压脑病
  • D、高血压心脏病
  • E、心绞痛

正确答案:B

第6题:

患者,男,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40/100~90mmHg,未予重视,每于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出现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BP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40~130/90~85mmHg。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A、恶性高血压

B、高血压危象

C、高血压脑病

D、高血压心脏病

E、心绞痛

针对该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包括A、减轻体重

B、戒烟

C、限制饮酒

D、坚持规律服药

E、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

责任护士给病人讲述的服用降压药注意事项中不妥的是A、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B、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C、发现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使血压迅速降至正常

D、卧位服药,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E、服药期间应自我监测血压情况

患者住院期间眼底检查结果回报视网膜动脉狭窄,提示患者目前高血压严重程度为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0mmHg。

针对该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不包括
A.减轻体重
B.戒烟
C.限制饮酒
D.坚持规律服药
E.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

答案:D
解析:

1.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称为高血压危象。
4.Ⅰ级: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Ⅱ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Ⅲ级: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Ⅳ级:视盘水肿。

第8题:

患者,男,49岁。患高血压病15年,间断服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60/100mmHg~140/90mmHg。

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不妥的是

A.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

B.使用两种或以上药物可增强疗效

C.血压正常后停药

D.服药期间出现头晕应立即平卧

E.服药期间定期测血压


正确答案:C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虚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部分降压药长期服用使肌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血压反跳升高所致。

第9题:

患者,男性,59岁,身高170cm,体重85kg。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波动在140~160/90~100mmHg,未予重视,每当头晕、头痛明显时服药,症状消失后停药。吸烟40年,每日20支,饮酒20年,每日2两,近日由于工作劳累,情绪紧张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发作性心前区疼痛。急诊检查:血压260/120mmHg,心率84次/分,住院治疗5天后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140/85~90mmHg。该患者目前可能的诊断为()

  • A、恶性高血压
  • B、高血压危象
  • C、高血压脑病
  • D、高血压心脏病
  • E、心绞痛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患者,女性,62岁,患高血压病7年,诉血压波动范围170/105~140/90mmHg,未予重视,只是在头晕、头痛时服降压药,缓解后即减量或停药,身体肥胖。近1周劳累过度,今日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测血压205/120mmHg。确诊为高血压病,住院一周后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至140/90mmHg。出院前,护士向患者介绍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其内容应除外()。

  • A、合理控制体重
  • B、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
  • C、降压药需长期服用,不可停药
  • D、服药期间不可采用非药物治疗
  • E、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