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15.10单24)提出职业锚理论的学者是 ( )A 施恩B 霍兰德C 帕森斯D 卡特尔

题目
单选题
(2015.10单24)提出职业锚理论的学者是 ( )
A

施恩

B

霍兰德

C

帕森斯

D

卡特尔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职业锚理论的提出者是()。

A.帕森斯

B.霍兰德

C.佛隆

D.施恩


参考答案:D

第2题:

人格类型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A.帕森斯和威廉森

B.霍兰德

C.冯特

D.卡特尔


正确答案:B

第3题:

()提出了员工职业发展三维圆锥模型

A.艾德加·施恩

B.约翰·克朗伯兹

C.帕森斯

D.约翰·霍兰德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在《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阐述人与职业相匹配这一经典性理论的学者是()

  • A、霍兰德
  • B、马斯洛
  • C、帕森斯
  • D、亚当斯

正确答案:C

第5题:

研究总结出“职业锚”理论的是()

  • A、埃德加·施恩
  • B、麦里兰
  • C、霍兰德
  • D、亚当斯

正确答案:A

第6题:

特质—因素理论是由()创立

A.帕森斯

B.施恩

C.霍兰德

D.库伦伯茨


参考答案:A

第7题:

述帕森斯、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
帕森斯的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于1909年在其著作中阐述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选择的机会,而职业选择的焦点就是人与职业相匹配,即寻找与自己特性相一致的职业。由此,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
1、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气质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个人特征。
2、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以获得有关的职业信息。
3、上述两个因素的平衡,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个人特点又可获得的职业。由以上可见,注重个人差异与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利用是该理论的基本特点,实现人职匹配是该理论的核心。
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于1959年提出,这一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他将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相应地将职业分为六种类型。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他认为,最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重合的职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个体容易感到内在的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其理论主要是通过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来说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问题的。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与帕森斯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的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运用这一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个人人格类型的分析与评定。

第8题:

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中,属于职业选择理论的有()

A.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B.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C.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

D.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E.职业生涯决策理论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职业锚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在对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44名毕业生,长达10年的职业生涯发展跟踪研究后提出来的。

  • A、施恩
  • B、帕森斯
  • C、马斯洛
  • D、霍兰德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职业选择理论中,职业性向理论的提出者是()

  • A、佛隆
  • B、霍兰德
  • C、施恩
  • D、帕森斯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