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题目
问答题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国以来水稻育种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① 高杆良种的评选和选育阶段,40S末-50S后期。
② 水稻良种矮化阶段:50s后期-70s初期,以矮秆水稻为育种目标在我国首先提出并获得划时代的成就。
③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兴起和矮秆常规稻更新阶段,70S初期-80S初期。
④ 80S至今为多学科协作的“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阶段。

第2题:

简述人机交互技术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语言命令交互阶段:特点是用户以命令行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这个阶段是最早期交互阶段。
图形用户界面(GUI)交互阶段:主要特点是桌面隐喻、WIMP技术、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
自然和谐的交互阶段:主要特点是使用基于语音、手写体、姿势、视线跟踪、表情等多种输入手段的多通道交互,其目的是使人能以声音、动作、表情等自然方式进行交互操作。

第3题:

我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1)建立和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就业保障制度有以下两个特点:统包统配、普遍就业;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2)变革阶段:新型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安置本企业职工的返城子女就业;允许提前退休,有返城子女顶替岗位;鼓励返城青年自谋职业,自己创业,国家予以减免税的支持。3)我国现行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国务院1998年12月26日发布《失业保险条例》;启动再就业工程,全面规划,促使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为下岗职工提供全方面服务;加强就业市场宏观调控,适度约束失业率。

第4题:

中国雕塑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1)萌芽期: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
(2)成熟和繁荣期:秦汉和南北朝
(3)高峰期:唐代
(4)低潮期:唐之后至清末

第5题:

质量概念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符合性的质量  追求的是产品合格,仅从生产者立场出发,忽视了顾客的需求。
(2)适用性的质量 考虑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动态意识。
(3)全面质量(顾客满意)质量  覆盖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质量,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以持续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为目标。

第6题:

我国现代农林复合业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原始的复合农林业萌芽时期(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新石器时代)
方式:
①游耕:在开垦的地上种植农作物,1—2年后另寻土地开垦种粮。
②轮垦:在同一个地方间隔若干年重新复垦。
(2)传统能力复合形成时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解放前)
该时期,缩短土地休闲期,延长耕作年限,使得森林减少,所以需人工种植林木,实行农作物与经济林间作。
夏朝:出现以家庭为单元的私有制农业→春秋战国时期:庭园经营、间作套作→东汉:在人、水的情况下形成桑基鱼塘→唐宋时期:“麦桑复合”→清:“桑、羊、猪、渔结合”、桑、羊(湖羊)互惠结构
(3)现代复合农林业蓬勃发展时期(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①局部试点,重点突破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初——50年代末)
“防沙治沙,保护农林业生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
②扩大规模,普及推广阶段(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后期)
“改善农田小气候,防御自然灾害”,此时期出现了“综合防护林体系思想”,次时期防护林的特点:窄林带,小网格为主。
③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简称“三北局”,位于宁夏。
“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7题:

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经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经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进行了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商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

第8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 ?


正确答案: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1)视听教学阶段
(2)程序教学运动和个别化教学阶段
(3)教学系统设计方法阶段

第9题: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作为宏观制度层面的选择,特别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二年,偶尔也有交叉、重叠的时期。他们是教材教法过关——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学历补偿——继续教育(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自学考试(又称“三沟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硕士。

第10题:

中国邮政的经营管理体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邮电分营、政企分开、内部重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