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前的测量是前测

B

在给予实验剌激之后的测量是前测

C

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D

这种测量既可以是一次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一项测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实验设计是指实验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组的方式,以及自变量与因变量,实施和测量的安排。()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前测是进行实验调查法激发之前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则是实施实验激发之后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测量。从两次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就能看出实验对象的因变量是否发生了、怎样发生了变化以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正是实验法关注的焦点。

A.自变量

B.因变量

C.后测

D.前测


正确答案:C

第3题:

实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 )。

A.研究结果是否准确

B.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

C.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是否可有效测量假设

D.预期目标是否实现

E.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


正确答案:ABCE
实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1)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是否可有效测量假设;(2)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3)可推论性如何;(4)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是否已排除?研究结果是否准确?研究环境是否受干扰?安排是否产生偏差?如果上述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好的实验设计。

第4题:

在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前后两次完全相同的测量。

A

B



第5题:

请设计一个2x2的}昆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1)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2)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解析:
(1)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被试类型(听觉正常与听觉缺陷儿童)和测量任务(包括阅读任务和推理测验任务)。被试类型这一自变量采用被试间设计,测量任务这一自变量采用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两类被试在两种测量任务上的成绩,指标为百分比或标准分数。(2)预期分析的问题及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包括:被试类型对测量结果是否产生影响:被试类型与测量任务是否会产生交互作用。采用的统计方法为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法。其中被试内设计中同一组被试参与该变量的两个水平的处理,被试间设计则是指不同组被试参与该变量的不同处理。

第6题:

在具体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研究被试的选择和安排

B、实验处理和因变量的测量的安排

C、被试的不同选择方法

D、实验处理安排在不同的位置,测验因变量的不同方法和次数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8题:

教育实验中的因变量通常与教育目标有关,例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长、品德及其他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等。它的确定与测量,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观测哪些因变量,其二是()。

A、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测定

B、确定因变量的类型

C、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控制

D、如何对因变量进行分类


参考答案:A

第9题:

实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

A: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
B:是否回答研究主题
C:研究结果是否准确
D:预期目标是否实现
E: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

答案:A,B,C,E
解析:
实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①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是否可有效测量假设;②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③可推论性如何;④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可能造成误差的因素是否已排除?研究结果是否准确?研究环境是否受干扰?安排是否产生偏差?如果上述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好的实验设计。

第10题:

关于实验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量清楚明白,自变量作用明显
B.规模有限从而节省资源
C.测量工具较精确,误差较小
D.实验结果精细,实务上容易推进和复制


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