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发现右肝内占位性病变,圆形,直径2.5cm,呈高回声,边界清晰,内部间以芝麻点状大小的暗区。诊断首先考虑()

题目
单选题
超声发现右肝内占位性病变,圆形,直径2.5cm,呈高回声,边界清晰,内部间以芝麻点状大小的暗区。诊断首先考虑()
A

原发性肝癌

B

继发性肝癌

C

肝脓肿

D

肝囊肿

E

肝血管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22岁,超声体检时发现肝右叶一个4 cm实性占位,边界清晰,中心见放射状细线样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测及丰富动脉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脓肿

B、局灶结节状增生

C、肝血管瘤

D、肝腺瘤

E、肝转移癌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关于肝血管瘤,叙述错误的是

A、常有肝硬化背景

B、直径小于3 cm时,超声检查瘤内高回声多见

C、直径大于5 cm时,超声检查瘤内呈网格样回声

D、肿瘤边界清晰

E、肝内血管无移位、受压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者,男,31岁,因发热、肝区疼痛来诊。超声发现肝肿大,右肝内可见椭圆形占位性病变6.0cm×5.5cm,其边界清晰、光滑,内部有低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根据声像图特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囊肿

B.肝实质性肿瘤

C.肝囊肿合并出血

D.肝囊肿合并感染

E.肝囊腺瘤


正确答案:D
椭圆形病变,边界清晰、光滑,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等声像图特征表明为囊肿;囊肿内部出现低回声表明合并感染或出血;临床症状为发热、肝区疼痛表明有感染。

第4题:

男,29岁,既往有肝炎病史,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右肝实质内有一圆形低回声病变,边界较清晰,直径3cm,内部回声尚均匀,后方回声较度增强。它最有可能是:()。

A、肝囊肿

B、肝囊肿并出血

C、肝囊肿合并感染

D、实性占位病变

E、肝脓肿


参考答案:D

第5题:

男,31岁,因发热、肝区疼痛来诊。超声发现肝大,右肝可见椭圆形占位病变58mm×45mm,其边界清晰、光滑,内部有低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根据声像图特征,诊断最有可能是

A、肝囊肿

B、肝实质性肿瘤

C、肝囊肿合并出血

D、肝囊肿合并感染

E、肝囊腺瘤


参考答案:D

第6题:

男,29岁,既往有肝炎病史,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右肝实质内有一圆形低回声病变,边界较清晰,直径30mm,内部回声尚均匀,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它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肝囊肿

B、肝囊肿并出血

C、肝囊肿合并感染

D、实性占位病变

E、肝脓肿


参考答案:D

第7题:

脾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表现,不包括

A、类圆形

B、高回声结节,内呈网络状

C、病灶内无血管分支穿行

D、边界清晰

E、彩色多普勒多数显示血管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


参考答案:E

第8题:

肝腺瘤的声像图表现是

A.圆形,边界清楚,内回声略低可呈不均匀的实性团块

B.内部回声不均,周边常有晕环,可多结节融合呈葡萄串征

C.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肿块内部回声可均匀或欠均匀,可有暗环

D.呈高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致密,呈筛孔状

E.肝内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


参考答案:A

第9题:

男,31岁,因发热、肝区疼痛来诊。超声发现肝肿大,右肝可见椭圆形占位病变 6.0cmX5.5cm,其边界清晰、光滑,内部有低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显著增强,可见侧边声影。根据声像图特征,诊断最有可能是:()。

A、肝囊肿

B、肝实质性肿瘤

C、肝囊肿合并出血

D、肝囊肿合并感染

E、肝囊腺瘤


参考答案:D

第10题:

淤血性肝病的超声表现是

A.肝脏径线增大,肝静脉增宽,肝内回声密集增强

B.肝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的无回声区,有包膜,包膜光整菲薄呈高回声

C.肝实质内出现低回声性以至无回声性区,边界常模糊,无晕环

D.肝脏左叶增大,右叶萎缩,肝实质被网状高回声分隔,呈"地图样"改变

E.肝内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呈等回声或弱回声,多有声晕


参考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