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槽开挖工程,采用抓斗挖泥船分层、分条施工的方法,浚前标高为-6.5m,设计疏浚底标高为-17.5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

题目
问答题
某基槽开挖工程,采用抓斗挖泥船分层、分条施工的方法,浚前标高为-6.5m,设计疏浚底标高为-17.5m,疏浚土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淤泥质土、可塑黏土和硬黏土。问题:(1)如何确定抓斗挖泥船的分条宽度?(2)简述抓斗挖泥船分层厚度应考虑的因素。(3)针对本工程土质如何选用抓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吹填工程,吹填区面积3.1km2、吹填工程量2600万m3,采用装有钢桩与三缆定位设备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直接吹填的施工方式,取土区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淤泥、可塑黏土、松散砂。施工期间施工参数见表1。?



问题:?
(1)本工程挖泥船采用锚艇抛锚的三缆横挖法施工,简述其分条宽度确定原则。?
(2)针对本工程各种疏浚土质应如何选用绞刀与刀齿?
(3)简述挖掘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计算本工程各种疏浚土质的绞刀挖掘系数。?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分条宽度确定原则为:①正常情况下分条的宽度以三缆柱中心到绞刀前端水平投影长度的1.1倍为宜;②坚硬土质或在高流速地区施工,分条的宽度适当缩小;③土质松软和顺流施工时,分条宽度适当放宽。 (2)本工程淤泥宜选用前端直径较大的冠形平刃绞刀、可塑黏土宜选用直径较大的冠形方齿绞刀、松散砂宜选用前端直径较大的冠形平刃绞刀。?
(3)挖掘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挖掘的土质、绞刀功率、横移绞车功率等。本工程各种疏浚土质的绞刀挖掘系数为:?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航道局承担某港3 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采用1 艘4500m3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航道设
计底标高-12.0m,设计底宽150m,底质为淤泥质土,边坡1:5,计算超深0.7m,计算超宽9m,
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如下图所示。设计疏浚工程量3178157m3(施工期回淤很小,不计)。开
工前,施工单位按浚前测量的水深图计算并经监理确认的疏浚工程量为3200876m3。疏浚土全
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根据工程环境、施工经验和船机状况,预计的
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 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
时间1.2h,装舱量2200m3,三班工作制,时间利用率75%。

问题:
本工程用于计量的疏浚工程量应为多少?说明理由。该工程量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
解析:
本工程用于计量的疏浚工程量为3178157m3。
因为本工程设计计算的疏浚工程量为3178157m3,施工单位按浚前水深图计算并经监理确
认的疏浚工程量为3200876m3,二者的相对差值为:(3200876-3178157)/3200876≈0.7%<3%;
按《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上述二者的差值≤3%时,应以设计土石方量为准。
疏浚工程设计计算的工程量由设计断面工程量、计算超宽和计算超深工程量组成。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疏浚工程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泥工程量120 万m3,原泥面标高-5.5m,设计标高-11.0m。
工期125d,抓斗斗容8m3,安排3 班作业,配备500m3 的泥驳,无备用泥驳,土质为淤泥,土的搅松系数为1.2,抓斗充泥系数为1.2,48 斗/h,时间利用率为55%,泥驳实际装载量为
450m3,重载航行到抛泥区的时间为1.5h,空载返航时间为1.1h,卸载及靠离船时间合计1.2h。
问题:
该抓斗式挖泥船的小时生产率是多少?


答案:
解析:
该抓斗式挖泥船的小时生产率为: W=ncfm/B=(48×8×1.2)/1.2=384m / h

第4题:

某抓斗挖泥船在挖泥作业时,应根据()确定下斗的间距和前移量。


A.土质和抓斗充泥量

B.标高和抓斗充泥量

C.土质和泥层厚度

D.标高和泥层厚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抓斗挖泥船的其他工艺。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和泥层厚度确定下斗的间距和前移量。 (1)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大;
(2)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小。挖黏土和密实砂,当抓斗充泥量不足时,应减少抓斗的重叠量。当挖厚层软土时,若抓斗充泥量超过最大容量时,应增加抓斗重叠层。前移距宜取抓斗张开宽度的0.6~0.8倍。

第5题:

某沿海港口15万吨级内航道疏浚工程,设计挖槽长度为5.5km,底宽为220m,底标高为-16.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设计边坡坡比为1:5,内航道浚前平均标高为-10.8m。 本工程选用大型绞吸挖泥船配接力泵船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后方吹填区,平均吹距为6.5km, 疏浚土质自上而下分别为淤泥、淤泥质黏土和黏土。 本工程港区后方吹填区面积为1.7km2,围堰总长为3.9km,为临时工程。地基为淤泥,泥面平均标高为-5.0m,围堰采用斜坡式抛石结构,顶宽为3.5m,顶高程为6.5m,外坡设计坡比为1:2,内坡为1:1.5,内侧铺设200mm厚二片石垫层,再铺设450g/m2无纺土工布倒滤层。围埝地基采用抛填1.0m厚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间距为1.2m,底标高为-14.5~-15.0m),铺设二层高强复合土工软体排的处理方式,其上抛填300mm厚碎石垫层。
问题
1.疏浚工程采用实测下方进行土方计量时,应分别计算哪些工程量?
2.根据《疏浚不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 207—2012,本工程计算超宽值和计算超深值各为多少?绘制本工程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示意图,幵标注出相应的参数。
3.绘制本工程围埝施工流程图。
4.根据《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规定,写出本疏浚工程交工验收时应提交的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答案:
解析:
1.
设计断面工程量、计算超深不计算超宽工程量、根据自然条件不施工工期计入的施工期回淤工程量。
2.
大型绞吸挖泥船,船舶装机总功率 10000kW≤N<20000kW;计算超宽值为4.0m,计算超深值为 0.40m。
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示意图为:

3.
围埝施工流程图为:
抛填1.0m厚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铺设二层高强复吅土工软体排→抛填300mm厚碎石垫层→围堰堤身抛石→内侧铺设200mm厚二片石垫层→铺设450g/m2无纺土工布倒滤层。
4.
应提交的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有:测量控制点验收记录、疏浚竣工测量技术报告、吹填竣工测量技术报告、吹填土质检验资料、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应提交的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有:疏浚工程竣工断面及水深图、吹填工程竣工地形测量图。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疏浚公司经过招投标成功承接某海港进港航道疏浚工程。该航道设计底标高-22.0m,设计底宽250m,设计边坡1:8,航道疏浚段长17km。疏浚土质为粘土,天然密度为1.84t/m3。当地海水天然密度为1.025t/m3。按照合同文件规定,疏浚土外抛到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8km。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同的航道浚前水深图计算出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468.5 万m3和1445.7 万m3。施工单位选用带艏吹功能的舱容13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进行挖、运、抛施工,在完成疏浚工程量550 万m3时,业主要求将部分疏浚土吹填到港区指定吹填区,平均运距15km,吹距1.3~2.0km。挖泥船施工期间的主要施工参数为:轻、重载平均航速30km/h,挖泥装舱时间1.6h,泥舱装载土方量8000m3;施工中挖泥转头及上线时间0.15h,挖泥及抛泥时转头时间0.1h,吹泥的接卡、解离时间0.25h;挖泥时泥泵流量25200m3/h,吹泥时泥泵流量16200m3/h,吹泥时泥浆平均密度1.23t/m3。疏浚施工期间的时间利用率为70%。
问题
1.绘制自航耙吸挖泥船挖、运、吹施工工艺流程图。
2.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压力调节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根据土质情况调节波浪补偿器压力?
3.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耙吸挖泥船应选用哪种类型耙头?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应为多少?
4.分别计算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外抛和吹填的月(按30d计)生产能力。(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根据《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的相关规定,计算本工程双方确认的疏浚工程量。


答案:
解析:
1、自航耙吸挖泥船挖、运、吹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2、耙吸挖泥船波浪补偿器压力调节应考虑的因素为:应根据土质和挖深,调节波浪补偿器的压力,以保持耙头对地有合适的压力。根据土质情况调节波浪补偿器压力如下:对软土,应适当调高波浪补偿器的压力,使耙头对地压力减小,对密实的土应适当调低波浪补偿器的压力,使耙头对地压力加大。
3.本工程疏浚土质为粘土,天然密度为1.84t/m3,不属于软黏性土。耙吸挖泥船应选用的耙头类型为:“主动挖掘型”耙头加高压冲水。另外,选用“挖掘型”耙头施工时,挖黏性土选用扁齿,挖硬质土耙齿短。对于黏性土类,合理的挖泥对地航速为:3.0~4.0kn。
4、外抛平均施工循环运转小时为:18/30+18/30+1.6+0.1+0.15=3.05h;外抛平均运转时间小时生产率为:8000/3.05≈2623.0m3/h;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外抛的月生产能力为:2623.0×24×70%×30=1321992m3≈132 万m3。吹泥泥浆浓度ρ=(γm-γw)/( γs-γw)=(1.23-1.025)/( 1.84-1.025)≈25.2%挖运吹平均施工循环运转小时为:15/30+15/30+1.6+8000/(16200×25.2%)+0.25+0.15≈4.96h;挖运吹平均运转时间小时生产率为:8000/4.96≈1612.9m3/h;本工程耙吸挖泥船吹填的月生产能力为:1612.9×24×70%×30≈812902m3≈81万m3。
5、施工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同的航道浚前水深图计算出疏浚工程量,分别为1468.5 万m3和1445.7 万m3,计算得:(1468.5-1445.7)/ 1468.5≈1.6%<2%。符合规范如下规定:用不同的方法或合同双方分别计算工程土方量时,应采用同一测图计算,两者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两者中较大值的2%时,其土方量取两者的平均值。本工程双方确认的疏浚工程量为:(1468.5+1445.7)/ 2≈1457.1 万m3。

第7题:

某港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长2km,采用1艘4500m3耙吸挖泥船施工。航道设计底标高-12.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设计底宽150m,边坡1:5,计算超深0.5m,计算超宽5m,浚前平均高程-7.0m,疏浚土质为流动性淤泥和淤泥质土,疏浚土全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时间1.2h,装舱量2200m3,时间利用率70%。
问题:
(1)针对本工程疏浚土质应如何选用耙头?
(2)画出该耙吸挖泥船在本工程中施工工艺流程图。
(3)计算本工程疏浚工程量(不考虑回淤工程量和挖槽两端工程量)。
(4)计算该耙吸挖泥船的日疏浚工程量。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流动性淤泥应选用冲刷型耙头;淤泥质土应选用挖掘型耙头。 (2)该耙吸挖泥船在本工程中施工工艺流程图为:

(3)本工程疏浚工程量为:(不考虑回淤工程量和挖槽两端工程量)
挖槽计算底宽:
B′=B+2(△B-m×△H)=150+2×(5-5×0.5)=155m
挖槽平均疏浚厚度:D=5m
挖槽计算长度:L=2000m
挖槽计算顶宽:
B″=B+2(△B+D×M)=150+2×(5+5×5)=210m
本工程疏浚工程量:
V=(B′+B″)×(D+△H)÷2×L=(155+120)×(5+0.5)÷2×200=2007500m3
(4)该耙吸挖泥船的日疏浚工程量为:
施工循环运转小时:∑t=1.2+2.1+0.35=3.65h
泥舱装载土方量:q1=2200m3

日工作小时数:t=时间利用率70%×24h=16.8h
日疏浚工程量V=603×16.8=10130m3

第8题:

码头基槽开挖时的“双控”要求是指基槽的(  )均满足设计要求。

A.底宽与边坡
B.标高与边坡
C.底宽与土质
D.标高与土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重力码头基槽开挖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挖泥时,要勤对标、勤测水深,以保证基槽平面位置准确,防止欠挖,控制超挖。挖至设计标高时,要核对土质。对标高与土质“双控”要求的基槽,如土质与设计不符,应继续下挖,直至相应土层出现为止。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航道局承担某港3 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采用1 艘4500m3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航道设
计底标高-12.0m,设计底宽150m,底质为淤泥质土,边坡1:5,计算超深0.7m,计算超宽9m,
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如下图所示。设计疏浚工程量3178157m3(施工期回淤很小,不计)。开
工前,施工单位按浚前测量的水深图计算并经监理确认的疏浚工程量为3200876m3。疏浚土全
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根据工程环境、施工经验和船机状况,预计的
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 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
时间1.2h,装舱量2200m3,三班工作制,时间利用率75%。

问题:
计算该耙吸式挖泥船预计可完成的日疏浚工程量和预期的疏浚作业天数。(各题中涉
及计算的,要求列出算式及步骤)


答案:
解析:
运转周期时间=挖泥装舱时间+往返航行时间+调头和卸泥时间=1.2+2.1+0.35=3.65h。
装舱量2200m3 运转周期生产率=装舱量/运转周期时间=2200/3.65≈603m3/h。
日工作小时数=时间利用率×24h=75%×24=18h。
预计日疏浚工程量=运转周期生产率×日工作小时数=603×18=10854m3。
预计疏浚作业天数=疏浚工程量/日疏浚工程量=3178157/10854≈293d。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航道局承担某港3 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采用1 艘4500m3 耙吸式挖泥船施工。航道设
计底标高-12.0m,设计底宽150m,底质为淤泥质土,边坡1:5,计算超深0.7m,计算超宽9m,
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如下图所示。设计疏浚工程量3178157m3(施工期回淤很小,不计)。开
工前,施工单位按浚前测量的水深图计算并经监理确认的疏浚工程量为3200876m3。疏浚土全
部外抛至外海指定抛泥区,平均运距16.8km。根据工程环境、施工经验和船机状况,预计的
施工参数如下:船舶平均航速8.6 节,往返航行时间2.1h,调头和卸泥时间0.35h,挖泥装舱
时间1.2h,装舱量2200m3,三班工作制,时间利用率75%。

问题:
指出疏浚工程量计算断面示意图中①、②项的含义和③~⑧项的数值。


答案:
解析:
①设计断面线(设计边坡线);②计算断面线(计算边坡线);③0.7m;④9m;⑤161m;
⑥14.5m;⑦2.2m;⑧2.9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