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不文明开车的原因 斑马线不减速让行 2156票 乱停车挡道 1687票 司机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2269票 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 2045票 胡乱鸣笛 1412票 跟风,随大流 1469票 “加塞儿”,并线不打灯 1928票 司机出口成“脏” 1076票 行人不文明导致司机不文明 757票 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 1902票 抢黄灯 944票 因车多路堵无法文明驾驶 464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违章总数 207万起 比例:100% 其中:机动车违章 112.2万起 54.2% 非机动车违章 80.5万起 38.9% 行人违章 14.3万起 6.9%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
答题思路:
(1)文明出行为什么既需要道德又需要法律?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和法律发挥的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要大于法律,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的更好的发挥要法律的支持,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要依靠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不矛盾;文明出行中人们的很多行为有的属于法律调控的范围,有的则属于道德约束的范畴,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既要靠道德又靠法律。因而文明出行既需要道德又需要法律。
(2)如何做到文明出行?
从意识上、行动中去答即可,本题答案应为开放式答案。

第2题:

37. 材料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个人反感的不文明开车行为 不文明开车的原因

斑马线不减速让行 2156票 乱停车挡道 1687票 司机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2269票

夜间会车不关远光灯 2045票 胡乱鸣笛 1412票 跟风,随大流 1469票

“加塞儿”,并线不打灯 1928票 司机出口成“脏” 1076票 行人不文明导致司机不文明 757票

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 1902票 抢黄灯 944票 因车多路堵无法文明驾驶 464票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全年查处交通违章总数 207万起 比例:100%

其中:机动车违章 112.2万起 54.2%

非机动车违章 80.5万起 38.9%

行人违章 14.3万起 6.9%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正确答案:


第3题:

信纳税既是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要求,也是其最好的信用证明,是对公司法律义务与道德要求的有机统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下列各项中,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 )。

A、参与管理
B、强化服务
C、提高技能
D、廉洁自律

答案:D
解析:
廉洁自律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约束控制自己。

第5题: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 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 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査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 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 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分)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 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分〉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 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2分)
【命题依据】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 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 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 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 式的多样性。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 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 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维护公共 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秩序日益重 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 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 会关系全部纳人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 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人 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中关于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 识记、理解和运用。
(2)通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些数据和论述来考查对社会公德这一理论的掌握。属于 课程内综合性试题,考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3)回答第一问使用演绎分析法,首先回答,本理论: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在回答基本理 论的基础上,联系道路交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回答第二问,可以使用教材上的基本 理论,考生也可以自己发挥。总体来说,这道题比较简单。

第6题: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补充要求.()


正确答案:×
29.[答案]×
【精析】最初的会计职业道德逐渐被吸收到会计法律制度中,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第7题:

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答案:
解析: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各民族间因经济和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3)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第8题:

孝敬父母()

A.是法律义务,但不是道德义务

B.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

C.既不是道德义务,也不是法律义务

D.是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


参考答案:A

第9题: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1.78亿辆, 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 3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査数据: 《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

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 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需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 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质。(4 分)
【命题依据】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 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 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 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 式的多样性。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 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 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 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维护公共 生活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秩序日益重 要和复杂化,人类便愈加自觉地采用各种手段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 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发生。 道德是法律的补充。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 会关系全部纳人其调控的范围,因而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 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深人 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个体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为法律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中关于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 识记、理解和运用。
(2)通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些数据和论述来考查对社会公德这一理论的掌握。属于 课程内综合性试题,考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3)回答第一问使用演绎分析法,首先回答,本理论: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在回答基本理 论的基础上,联系道路交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回答第二问,可以使用教材上的基本 理论,考生也可以自己发挥。总体来说,这道题比较简单。

第10题:

旅游职业道德既是导游执业的道德标准,也是导游工作中的( )。

A.纪律要求
B.服务标准
C.行为规范
D.生活准则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