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有()A郭某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协助征兵工作中,郭某收受他人钱财,将他人的子女征兵入伍B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己有C王某是政府的行政人员,其利用办公地点靠近财务科的条件,从财务科窃取现金2万元D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万元

题目
多选题
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有()
A

郭某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协助征兵工作中,郭某收受他人钱财,将他人的子女征兵入伍

B

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己有

C

王某是政府的行政人员,其利用办公地点靠近财务科的条件,从财务科窃取现金2万元

D

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与他人私分。张某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C
解析:刑法第183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而第382、383条规定的是贪污罪。

第2题:

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

A.甲知道城建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海洛因为条件请其关照工程招标,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50克海洛因。张某构成受贿罪
B.乙系人社局副局长,乙父让乙将不符合社保条件的几名亲戚纳入社保范围后,收受亲戚送来的3万元。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国企退休厂长王某(正处级)利用其影响,让现任厂长帮忙,在本厂推销保险产品后,王某收受保险公司3万元。王某不构成受贿罪
D.法院院长告知某企业经理赵某“如给法院捐赠500万元办公经费,你们那个案件可以胜诉”。该企业胜诉后,给法院单位账户打入500万元。应认定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受贿犯罪。 A项,受贿中的财物一般表现为现金、礼品等财物,但也包含毒品等违禁品在内。违禁品只是由于法律的规定丧失合法流通的依据,但本身还是财物,只是没有客观价值,只有主观价值。违禁品属于刑法上的“财物”,可以作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也同样可以成为受贿、贪污等犯罪的对象。故A项正确。 B项,依据《刑法》第388条之一第1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乙的父亲收受请托人财物,利用国家工作人员乙的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故B项正确。 C项,《刑法》第388条之一第2款规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亲密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定罪处罚。”退休厂长王某利用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不正当利益,收取财物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故C项正确。 D项,依据《刑法》第387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成立单位受贿罪。法院院长代表法院要求当事人给予法院财物的,属于单位的索贿行为,成立单位受贿罪。故D项正确。

第3题:

王某系某市交通警察大队主管事故处理的民警,其在处理交通事故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用冒名领取、虚列支出事故押金等手段,侵吞事故押金款20余万元;另外,还伪造事故调解书,以车辆保险人的名义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3万余元;王某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多次强行要求司机到其弟开办的修理厂高价修车,在处理司机张某交通事故案时,其提出让张某到其弟的修理厂修车,被张某拒绝后,即以征收“交通设施折旧费”的名义,向张某征收5000元现金。另外王某还先后数次将公安局扣押的摩托车上价值9000元的配件,以及肇事车上价值1万元的汽车音响设备拆装到自己车上,占为已有。请回答 96~99 问题:

第 96 题 对王某冒名领取、侵吞事故押金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贪污罪

B.构成职务侵占罪

C.构成诈骗罪

D.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BCD
【考点】贪污罪;职务侵占罪
【解析】王某身为交警队事故中队副队长,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的便利,采用冒名领取、虚列支出事故押金的手段,侵吞事故押金数额巨大,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91条的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由此,交警队收取的事故押金虽然在所有权上还是属于交通事故肇事者所有,但是交警队向其收取,代为保管,使该财产的性质转化为公共财产,王某以欺骗的手段予以侵吞,构成贪污罪。

第4题:

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有:()

A:郭某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协助征兵工作中,郭某收受他人钱财,将他人的子女征兵入伍
B: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己有
C:王某是政府的行政人员,其利用办公地点靠近财务科的条件,从财务科窃取现金2万元
D: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万元

答案:B,D
解析:
【考点】贪污罪。详解:A选项不正确,因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村委会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因此郭某收受他人钱财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行为,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所以B选项正确。因为王某窃取单位现金的行为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以不构成贪污罪。故C选项不正确。根据《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所以D选项正确。

第5题:

关于受贿相关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知道城建局长张某吸毒,以提供海洛因为条件请其关照工程招标,张某同意。甲中标后,送给张某50克海洛因。张某构成受贿罪
B:乙系人社局副局长,乙父让乙将不符合社保条件的几名亲戚纳入社保范围后,收受亲戚送来的3万元。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国企退休厂长王某(正处级)利用其影响,让现任厂长帮忙,在本厂推销保险产品后,王某收受保险公司3万元。王某不构成受贿罪
D:法院院长告知某企业经理赵某“如给法院捐赠500万元办公经费,你们那个案件可以胜诉”。该企业胜诉后,给法院单位账户打入500万元。应认定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

答案:A,B,C,D
解析:
【考点】受贿相关犯罪。详解: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A中,毒品也是财物。城建局长张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取甲给予的财物,成立受贿罪。B中非国家工作人员乙父通过其子乙的职务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乙父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中王某收受保险公司3万元的行为并不构成受贿罪,因为王某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王某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D中法院院长作为法院的法定代表人向某公司索取金钱,为法院谋取利益,因此法院构成单位受贿罪。

第6题:

下列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是( )

A.郭某是村民小组长,在管理本村行政事务时,将本村土地征收费用40 万元占为己有。

B.裴某是某市外事局的局长,其在接见外国来访客人的时候,收到客人送给该市的价值5000 美金的纪念品一件,裴某见该纪念品做工精美,价格不菲,于是据为已有

C. 银行工作人员钱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据为己有

D.张某是某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其他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30 万元


正确答案:BD
【答案】:BD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有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以《刑法》第271条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而不构成贪污罪。因此A选项不当选。《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行为,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所以选项B当选。《刑法》笫271条第2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是为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因此C项构成金融工作人员以假币换取货币罪,不选。C选项不当选。根据《刑法》第183条的规定,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所以D选项当选。本题应选BD。
【相关考点梳理】关于贪污罪,是司法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以下:
1. 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为职务或者业务知悉商业秘密内容后,擅自将商业秘密出卖给他人,并将非法所得据为己有或者使第三者所有的,应根据情节与主体身份,认定为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
2.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如果主观上就不想退还的,直接定贪污)

第7题:

关于贪污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中国石油总公司中从事公务的甲,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在对外石油贸易活动中收受的回扣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甲行为构成贪污罪
B.县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乙,为农民赵某多报房屋面积,使赵某从某私营地产开发商处多领取80万元补偿款,自己分得10万元。乙行为触犯贪污罪
C.村民委员会主任丙,在协助政府分发救灾款项时,利用职务便利将其中数额较大款项据为已有。丙行为构成贪污罪
D.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丁,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机动车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15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丁行为构成贪污罪

答案:A,C,D
解析:
中国石油总公司在对外石油贸易活动中收受的回扣,属于中国石油总公司的公共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便利将该回扣据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贪污罪。村民委员会主任丙,在协助政府分发救灾款项时,其在法律上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故其利用职务便利将其中数额较大款项据为己有的,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规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工,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机动车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的,其性质属于贪污。在B项中,骗取的是私营地产开发商的财物,该财物不属于公共财物,故即便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该财物的,也只能构成诈骗罪,不构成贪污罪。B项是错误的。

第8题:

B国有保险公司理赔人员钱某指使他人故意虚报保险事故,由自己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据为己有。钱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某地政府为村民发放扶贫补贴,由各村村委会主任审核本村申请材料并分发补贴款。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企图每人套取5万元补贴款。王某任期届满,周某继任村委会主任后,政府才将补贴款拨到村委会。周某在分发补贴款时,发现了王某、刘某和陈某的企图,便只发给三人各3万元,将剩余6万元据为己有。三人心知肚明,但不敢声张。(事实一)
后周某又想私自非法获取土地征收款,欲找县国土局局长张某帮忙,遂送给县工商局局长李某10万元,托其找张某说情。李某与张某不熟,送5万元给县财政局局长胡某,让胡某找张某。胡某找到张某后,张某碍于情面,违心答应,但并未付诸行动。(事实二)
周某为感谢胡某,从村委会账户取款20万元购买玉器,并指使会计刘某将账做平。周某将玉器送给胡某时,被胡某拒绝。周某只好将玉器退还商家,将退款20万元返还至村委会账户,并让刘某再次平账。(事实三)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王某拿到补贴款时已经离任,不能认定其构成贪污罪
B.刘某参与伪造申请材料,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3万元
C.陈某虽为普通村民,但参与他人贪污行为,构成贪污罪
D.周某擅自侵吞补贴款,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6万元

答案:C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受贿罪的规定。
选项A错误。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在本案中,王某利用职务便利骗取公共财产,即已构成贪污罪。其在取得财物时已经离任的事实,不影响贪污罪的认定。
选项B错误。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骗取15万元补贴款,三人犯罪金额均为15万元。
选项C正确。陈某与王某、刘某共谋,利用王某的特定身份,侵占公共财产,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选项D错误。周某只是将王某等人的贪污所得侵吞,其本身不构成贪污罪。

第10题:

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并由自己亲自理赔骗取保险金20元与他人私分。张某的行为构成(  )。
A.保险诈骗罪
B.虚假理赔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解析:考查要点是贪污罪和保险诈骗罪以及职务侵占罪的关系。《刑法》第183条规定,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故本题应当选c项。类似的规定还有第184条、第185条的相关规定,应当引起足够的雷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