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系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数万元现金并花光,4个月后,张某办公室被盗但并未失窃现金,张某为掩盖其无

题目
多选题
张某系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数万元现金并花光,4个月后,张某办公室被盗但并未失窃现金,张某为掩盖其无法还清公款的事实便伪造盗窃现场,对于张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张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

张某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

C

张某应受到刑事处罚

D

张某应处以开除党籍处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因为债务关系将一张5000元的现金支票抵债给张某,张某拿着这张收款人为李某的现金支票到银行可以支取现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张某一家共4口人:张某夫妇、两岁的儿子及张父。张某自1992年外出打工,1993年春节托人捎给其妻王某一封信和6000元钱,其后音信皆无。1998年2月,对张某的归来不抱希望的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张某死亡,法院依法于1999年10月宣告张某死亡。张某和王某共有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现金6000元。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对上述6间房屋和6000元现金的正确处理是( )

A.应由王某、其子、张父平均继承

B.王某应分得4间房屋和4000元现金

C.应全部由张父继承

D.应全部由其子继承


正确答案:B
张某与王某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拥有的6间房屋和6000元现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某死亡后,其中3间房屋和3000元现金属于王某所有,另外3间房屋和3000元现金是张某的遗产,由其配偶王某、张某之子和张某之父平均分配,即每人1间房屋、1000元现金。因此王某共可得到4间房屋和4000元现金。所以,选择B项。

第3题:

被执行人张某不能清偿所欠李某的债务,同时张某借给杨某的现金足以保证张某履行债务,某到期却拒不偿还,法院因此向杨某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但杨某在指定期限内既没有出异议也不履行,法院因此可以裁定对( )的财产强制拍卖。

A.张某

B.张某或杨某

C.杨某

D.张某和杨某


正确答案:C

第4题:

2012年8月12日,县公安局在现场抓获卖淫女孙某。在审查孙某卖淫案中,县公安局又发现张某曾有嫖娼行为。张某最后一次嫖娼行为发生于2010年5月,张某当时付给孙某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根据上述事实,县公安局应如何处理?()

A:以孙某卖淫为由给予其相应的处罚
B:以张某嫖娼为由给予其相应的处罚
C:追缴张某当时付给孙某的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
D:将张某当时付给孙某的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退还给张某

答案:A,C
解析:
2012年8月12日,孙某被现场发现卖淫,故A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张某嫖娼的行为已经超出6个月的追究时效,对其不得再给予处罚,故B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2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张某当时付给孙某的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属于孙某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故应当追缴,因此C项正确。张某并非孙某卖淫行为的受害人,故张某当时付给孙某的500元现金及一些首饰,不得返还给张某,而应上缴国库。故D项错误。特别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2款规定的追缴不属于行政处罚,故其实施不受处罚追究时效的限制。

第5题:

(一)

张某一家共4口人:张某夫妇、两岁的儿子及张父。张某自1992年外出打工,1993年春节托人捎给其妻王某一封信和6000元钱,其后音信皆无。1998年2月,对张某的归来不抱希望的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张某死亡,法院依法于1999年10月宣告张某死亡。张某和王某共有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现金6000元。2000年5月,王某将儿子送与李某收养。之后,王某与刘某结婚,但1年后刘某即病故。根据上述事实,请回答91-93题。

91.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对上述6间房屋和6000元现金的正确处理是:

A.应由王某、其子、张父平均继承

B.王某应分得4间房屋和4000元现金

C.应全部由张父继承

D.应全部由其子继承


正确答案:B

第6题:

张某,个体工商户,张某伙同他人经过密谋,帮助已被“双规”的朋友王某逃离纪检工作人员的视线,并予以隐匿。一个月后,张某又偷偷前往王某隐藏地点进行看望,并送上现金1万余元供其在逃匿期间花销。试问张某的行为构成:( )

A.帮助伪造证据罪

B.伪证罪

C.包庇罪

D.窝藏罪


正确答案:D

第7题:

被执行人张某不能清欠张某所欠的债务,同时张某借给杨某的现金足以保证张某履行债务,杨某到期却拒绝偿还,法院固此向杨某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的通知,但杨某在指定期限内既没有提出异议也不履行,法院因此以裁定列( )的财务强制拍卖。

A.张某

B.张某或杨某

C.杨某

D.张某和杨某


正确答案:C

第8题:

张某是甲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该公司以销售电脑为主要业务。张某在任职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代理乙公司销售了一批电脑并收取高额报酬。甲公司得知后表示异议,认为张某的行为侵害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张某认为其并未利用工作时间代理乙公司销售,甲公司无权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其代理乙公司进行的销售无效

B.张某的行为与甲公司无关,甲公司无权提出异议

C.张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但其代理乙公司进行的销售有效,张某所得报酬系劳 动所得受法律保护,但甲公司有权解聘张某

D.张某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但其代理乙公司进行的销售有效,张某所得报酬应当 归甲公司所有,而且甲公司可根据内部章程对其进行处分


正确答案:D

第9题: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强行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构成抢劫罪的是:

A.王某趁张某不备,抢走其价值10000元的背包
B.洪某在火车上将安眠药注入饮料罐让张某喝下,趁其昏睡盗走其现金10000元
C.李某夜晚入户盗窃,取走张某衣服中的5000元现金。张某被惊醒,李某持刀威胁张某后携财物逃走
D.张某欠刘某5000元不还,刘某将张某骗至家中,威逼张某交出其银行卡并说出密码,刘某到银行取走10000元后,将张某放回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②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
③强行获取公私财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王某趁张某不备抢走背包,未体现“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来“强行获取私人财物”,不符合定义;
B项:洪某让张某喝下注入安眠药的饮料后盗走现金,体现了“对他人人身采取其他方法”并“强行获取私人财物”,符合定义;
C项:李某持刀威胁张某后携财物逃走,体现了“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威胁”并“强行获取私人财物”,符合定义;
D项:刘某威逼张某后取走钱财,体现了“对他人人身采取暴力威胁”并“强行获取私人财物”,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第10题:

张伟系安徽省高炉酒厂车队驾驶员,某日,张驾车到徐州市某银行为本单位以大额面值人民币兑换小额面值人民币后,认为有机可乘。遂与朋友黄某预谋,待其再次出车兑换人民币时,共同窃取其单位现金。5日后,张某得知单位派其到徐州换钱后,遂打电话告诉黄某。下午1时,张某到达徐州,将其驾驶的装有现金60余万元的轿车停放在某公寓后离开。黄某乘隙上前,用张某事先给的车钥匙打开后备箱,盗走全部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B.张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张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张并未利用职务之便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