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

题目
单选题
女性患者,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HP,RBC4~8/HP,蛋白(++),细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
A

先锋霉素V号

B

红霉素+SMZ-TMP

C

青霉素+庆大霉素

D

青霉素+链霉素

E

青霉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项提示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病情严重( )。

A.症状、体征较为典型

B.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C.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左移

D.痰涂片或培养见肺炎球菌

E.X线检查见病灶呈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正确答案:C

第2题:

女性患者,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 WBC 1~3/HP,RBC 4~8/HP,蛋白 (++),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

A.红霉素+SMZ+TMP

B.先锋霉素V号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青霉素+链霉素

E.青霉素


正确答案:E

第3题:

下列哪项提示肺炎球菌肺炎患者病情严重

A、症状、体征较为典型

B、白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C、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左移

D、痰涂片或培养见肺炎球菌

E、X线检查见病变部呈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参考答案:C

第4题:

女患,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HP,RBC4~8/HP,蛋白(++),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

A、红霉素+SMZ+TMP
B、先锋霉素V号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青霉素+链霉素
E、青霉素

答案:E
解析:
选E。首选排除C,D。因为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都属于氨基甙类,有肾毒性,所以不选;A项属于抑制菌剂,也不选;B、E项是杀菌剂,对肺炎球菌有很好的杀灭,但头孢类,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慎用。所以选E。

第5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B.核左移说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比例增多称核左移

D.分类中发现许多中性粒细胞核偏于左侧称核左移

E.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常提示预后不良


正确答案:A
[答案] A
[解析]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出现更幼稚的细胞阶段称核左移。

第6题:

患者,女性,40岁。发热、腰痛、尿频、尿急3天就医。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85%尿沉渣检查白细胞满视野/HP,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此患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A.肺炎球菌

B.金葡菌

C.支原体

D.大肠杆菌

E.链球菌


正确答案:D

第7题:

女性病人,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HP,RBC4~8/HP,蛋白(++),细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

A、红霉素+SMZ-TMP

B、先锋霉素V号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青霉素+链霉素

E、青霉素


参考答案:E

第8题:

女性病人,既往有肾炎史,此次于2天前患肺炎球菌肺炎,WBC2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常规:WBC1~3/HP,RBC4~8/HP,蛋白(++),细颗粒管型0~1/HP,以下哪项治疗为宜

A.红霉素+SMZ-TMP

B.先锋霉素V号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青霉素+链霉素

E.青霉素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哪项较为确切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出现5叶或更多的分叶

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

C.杆状核粒细胞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D.分叶核粒细胞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

E.核左移提示预后不良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主因前两日淋雨后突发高热,最高体温39℃,伴有胸痛,入院后查血中白细胞计数为1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6%,同时咳铁锈色痰。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支原体肺炎
B:肺结核
C:肺癌
D:肺炎球菌肺炎
E:葡萄球菌肺炎

答案:D
解析:
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和胸痛。此类患者开始痰可少带血丝,24~48小时后可呈铁锈色,与肺泡内浆液渗出和红细胞、白细胞渗出有关。

不可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干扰其真实热型,导致临床判断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