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男子汉榜样。男孩儿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从父亲身上,儿子学习如何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关爱女性。父

题目
单选题
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男子汉榜样。男孩儿对男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从父亲身上,儿子学习如何举手投足,待人接物,关爱女性。父亲很容易从儿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儿子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A

父亲是儿子的榜样

B

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

C

父亲对儿子要求不高

D

男孩更需要母亲的照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洋车夫的儿子》一诗,三句话分别是()说的。

A.儿子,父亲,儿子

B.儿子,父亲,顾客

C.儿子,阿五,父亲

D.儿子,父亲,阿五


答案:A

第2题:

两年前儿子的年龄是母亲的1/6,今年儿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5,且两年前儿子的年龄是当年父亲年龄减去母亲年龄之差,今年父亲的年龄是( )岁。

A.24

B.26

C.28

D.30


正确答案:D
根据题意设两年前儿子的年龄是z岁,则有5×(x+2)一2—6x=z,解得x=4,今年父亲的年龄为5×(4+2)=30岁。正确答案为D。

第3题:

父亲和儿子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如父亲和儿子都有继承人,推定()。

A.父亲先死亡

B.儿子先死亡

C.父亲和儿子同时死亡

D.由人民法院确定父亲或儿子先死亡


参考答案:A

第4题: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对这句话解释不合适的是()。

  • A、这句话说明了齐家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
  • B、这句话强调父亲、兄长、丈夫的绝对权威不可违抗,即使他们做错了,儿子、弟弟、妻子也不能有任何意见
  • C、“父父,子子”意思是:父亲在父亲位置上尽父亲的职责,儿子在儿子的位置上尽儿子的职责
  • D、“正家而天下正矣”:家庭秩序井然,天下就安定了

正确答案:B

第5题:

有一对父子,4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3 倍,请问多少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2 倍

A.16
B.12
C.8
D.4

答案:B
解析:
设今年儿子年龄为 x,则今年父亲年龄为 3x,根据题意,有 3x-4=4(x-4),解得 x=12,设所 求为 y,则有 36+y=2(12+y),解得 y=12,选 B。

第6题:

儿子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3/10,是父亲年龄的2/7,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2岁,那么父亲、母亲、儿子分别多少岁?


这道题中的比例关系不能直接加减,因为他们的基本量不同,要使比例能直接加减,就要使他们的基本量相同。这里不变的量是儿子的年龄。这样比例关系就可以化成6/20和6/21,但是"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2岁",所以根据比例关系可以判断出父亲的年龄是42,母亲年龄是40,那么儿子就是12

第7题:

人物题:

1、一对父子

2、儿子即位在前

3、儿子出奔,父亲即位

4、父亲被赶,儿子后又复位。


参考答案:

卫出公(辄);卫庄公(蒯聩)


第8题:

:父亲比儿子大30岁,明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那么今年儿子的年龄是( )岁。

A.15

B.14

C.16

D.13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一位母亲,整天对儿子关怀备至,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每天还不忘叮嘱儿子好好学习。
母亲对父亲说:“你怎么整天都不关心教育儿子?”
父亲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
(写作思路) 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得出两个观点,母亲代表的是“有形的教育”,认为对学生的教育要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体现出来;而父亲代表的是“无形的教育”,认为教育无处不在,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教育。其次,选出自己支持的观点,进行详细阐述,可以结合自己生活或受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些经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要能够使人通过阅读文章,信服自己的观点。

第10题:

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