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仪器间不应该接触的是(  ).
A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B

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与盛滤液的烧杯内壁

C

用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尖嘴与试管口或试管内壁

D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盛放固体氢氧化钠的烧杯与天平的托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学演示技能即对仪器、教具和实验等进行演示操作的技能。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B.测量前对仪器进行校正
C.空白试验
D.回收实验
E.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答案:E
解析: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以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可减小测定的偶然误差。

第3题:

POCT的主要特点是

A、实验仪器小型化、检验结果标准化、操作方法简单化

B、实验仪器综合化、检验结果标准化、操作方法简单化

C、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D、实验仪器综合化、检验结果标准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E、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稳定性、便于保存携带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列实验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相互接触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加液体时,管尖与试管内壁
  • B、定容时移液用的玻棒与容量瓶内壁
  • C、移液时移液管管尖与锥形瓶内壁
  • D、实验室将气体HCl溶于水时,漏斗口与水面

正确答案:A

第5题: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  )。

A.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水平
B.纠正各实验室间的系统误差
C.反映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D.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标定

答案:B
解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控制误差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要把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从而保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所要求的质量。同时,也是对新方法新技术可靠性有效考核的一种方式。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找出误差来源,提高监测水平,这一工作通常由某一系统的中心实验室、上级机关或权威单位负责。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实验技能的是( )。


A.掌握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B.能进行药物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来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答案:A
解析:
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①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②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③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④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⑤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⑥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⑦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故本题选A。

第7题:

POCT的主要特点是

A.实验仪器小型化、检验结果标准化、操作方法简单化
B.实验仪器综合化、检验结果标准化、操作方法简单化
C.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D.实验仪器综合化、检验结果标准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E.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稳定性、便于保存携带

答案:C
解析:
POCT的主要特点是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结果报告即时化。

第8题: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B、测量前对仪器进行校正

C、空白试验

D、回收实验

E、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参考答案:E

第9题:

实验进行前,要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实验操作技能目标?()

  • A、学会观察,实验后进行记录、绘图、测算、统计、分析
  • B、能把所学知识归纳、综合,提出自己的见解
  • C、会使用常规生物实验仪器、器具进行实验
  • D、会采集、制作生物标本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