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翻译: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第2题: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第3题:
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B、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C、太后盛气而胥之
D、回也不改其乐
第4题: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汪琬《传是楼记》)
第5题: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第6题: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第7题:
在下列各句中,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句子()
第8题:
第9题: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第10题:
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哪些不是?说明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