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规范类文书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规范类文书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具有“办事准则、活动依据、行为规范”特征的文书是()

  • A、计划类文书
  • B、规章类文书
  • C、建议类文书
  • D、告知类文书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规范类文书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规范类文书具有以下特点:
(1)制定主体具有广泛性与限定性。
(2)效用具有限制性和等级性。
(3)总体构成具有规范性和严密性。
(4)生效周期具有相对稳定性。
(5)制定具有程序性和特殊性。

第3题:

简述信息类文书的结尾方式。


参考答案:信息类文书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1)问题型。针对文章反映的具体情况、事件的性质、发展方向等,在文尾提出相应问题,引导读者思考,进而实现宣传教育的作用。
(2)总结型。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
(3)建议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指导工作实践。
(4)鼓舞型。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表达美好意愿,激励作者顺利完成工作。
(5)没有结尾。有的文书不作专门的结尾,正文完成即收笔。

第4题:

简述法规类文书的五个层次。


正确答案: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

第5题:

简述招标、投标文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竞争性;2、公开性;3、简明性。

第6题:

简述信访文书的形成特点和形成者特点。


正确答案: 从信访文书的形成者来看,首先,信访人来源广泛,不但有来自国内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士,也有境外人员乃至华侨;其次,其群体性越来越突出,往往代表某一地区、某一类人员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再次,其来信来访名义大多以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名义,有的来信不具名,或化名甚至匿名。因此,信访文书大多不代表任何法定社会组织或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不是法定的公务文书。
从形成点来看,首先,信访人进行信访活动,是我国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其次,信访人通过写信、打电话、走访等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受理者是法定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于是,便形成了信访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正常联系,受理者应将来信和来访记录作为公务文书处理。

第7题:

规范类文书的常用文种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条例。用于对某一相同的行政工作比较全面地、系统的规定。
(2)规定、办法。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部分的规定。办法用于对行政工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3)章程、简章。章程,适用于规定一个组织或团体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简章,用于规定某项工作、某一事项的办理原则、要求、方式方法。
(4)守则、规则。守则用于规定一定范围内的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则。规则用于规定一定范围内某项工作、活动中大家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
(5)准则、细则。准则用于党派、团体、机关规定所属成员的行为、道德规范。细则是为具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而制定的解释性、操作性得详细规则。
(6)规程、制度、公约。规程用于对某一社会组织的某项工作、活动的任务、操作过程和规范作出分解性说明。制度是用于规定有关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公约用于规定人民群众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共同约定遵守的事项。

第8题:

规范类文书的组成部分包括什么?


正确答案: 文件标题、题注、章节标题、正文。

第9题:

简述事务文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对象比较具体;
2、格式比较固定;
3、写法比较实际;
4、时限比较紧迫。

第10题:

简述元代文书档案的公文书写特点。


正确答案: 元朝公文的书写也有其持点,一是多用简笔字和俗字,有些简笔字与现今通用的规范简体字相同。二是多用赵孟頫的字体,兼用行、草及仿宋体。三是公文很少有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