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文

题目
单选题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段文字出自()。
A

《周易•系辞》

B

《周易略例•明象》

C

《庄子•外物》

D

《庄子•天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翻译: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正确答案: 所以(《易》辞)吉凶,为失得之象;悔吝,为忧虞之象。变化,为进退之象;(阳)刚(阴)柔,为昼夜之象。

第2题:

从《周易》的经和传来看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 A、言
  • B、意
  • C、象
  • D、词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唐代司空图的()就是明显的例证。

A.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D.文已尽而意有余


参考答案:C

第4题:

王弼的“三层面”是指()

  • A、言
  • B、形
  • C、象
  • D、意
  • E、境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翻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正确答案: 所以这卦象,是圣人看见天下事物繁杂,因而比拟其外部形状容貌,象其事物之所宜,这就是卦象。

第6题:

审美意象是()。

  • A、由假及真
  • B、由真及假
  • C、由意及象
  • D、由象及意

正确答案:C

第7题:

在《周易略例》中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是三国时期的()。

  • A、曹植
  • B、嵇康
  • C、王弼
  • D、诸葛亮

正确答案:C

第8题:

()曾经以诗歌为例,讨论了文学的语言形式和形象、意义等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变象易言,是别为一诗甚且非诗矣。

A、王国维

B、钱钟书

C、朱光潜

D、陈寅恪


参考答案:B

第9题:

翻译:彖者,言乎象者也。


正确答案: 彖辞,是说明卦象的

第10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 A、《庄子》
  • B、《周易·系辞》
  • C、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 D、《论文偶记》
  • E、姚鼐《古文字类纂》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