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代理乙收购玉米,2010年12月31日,该代理权终止。2011年2月3日,甲仍然以乙的名义向丙收购5000斤玉米。下列

题目
多选题
甲代理乙收购玉米,2010年12月31日,该代理权终止。2011年2月3日,甲仍然以乙的名义向丙收购5000斤玉米。下列各项对甲向丙收购玉米的行为,表述正确的有( )
A

甲属于无权代理

B

甲属于滥用代理权

C

丙可以催告乙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

D

若经丙催告乙未作表示的,视为予以追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超越代理权以乙的名义与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下列情形中,可以认定代理行为有效的有( )。

A.丙催告乙,乙未作表示

B.丙有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权

C.丙已经开始履行合同

D.丙催告甲,甲明确拒绝


正确答案:BC
本题考核效力待定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第2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A.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将乙的一台塔吊卖给自己

B.代理人甲以被代理人乙的名义卖出一台塔吊,该塔吊由甲以丙的名义买入

C.代理人甲与买受人丁串通,将被代理人乙的一台塔吊低价卖给丁

D.代理人甲在被代理人乙收回代理权后,仍以乙的名义将乙的塔吊卖给戊


正确答案:D

第3题:

被代理人甲曾对乙表示已将销售业务代理权授予丙,而实际上甲并未授权给丙。后丙以甲的名义与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则甲应对丙签订该合同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被代理人(甲)对第三人(乙)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但实际并未授权的,构成表见代理,应当由被代理人甲承担法律责任。

第4题:

(2015年)乙公司有个塔吊,甲和乙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甲代理乙公司将该塔吊出售。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

A.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
B.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代理的丙公司
C.甲与丁公司恶意串通,将塔吊低价卖给丁公司,损害了乙公司的利益
D.代理权被收回后,甲仍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戊公司

答案:A,B,C
解析:
(1)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选项A)、双方代理(选项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选项C);(2)选项D:属于无权代理。

第5题: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表见代理的是:

A.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丙未问乙的代理权限,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

B.甲是乙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乙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随时对外签约。后甲因收取回扣被乙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收回。甲以此合同书与丙签订购销协议

C.甲无意中捡到乙的存折后,向乙借用其身份证,到银行提取现金

D.甲原是某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辞职后,他仍穿着制服到市场上收税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 A项相对人丙没有理由相信乙有代理权,不符合定义;C项甲没有订立合同,不符合定义;D项甲穿制服去收税,不涉及代理,故也不符合定义。只有B项完全符合定义。

第6题:

甲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了合同,那么乙不向丙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

A.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丙提供了附有乙的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而订立的合同

B.乙知道甲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而不做否认表示

C.乙知道甲以自己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后,对甲的行为予以追认,并授予甲该事项的代理权

D.丙知道甲没有乙的授权,依然根据合同向乙发货,被乙拒绝


参考答案:D

第7题:

甲委托乙前往丙服装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丙未问乙的代理权,便以之订立了买卖合同。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有追认权

B、丙有催告权

C、丙有撤销权

D、构成表见代理


参考答案:A,B,C

第8题:

被代理人甲曾对乙表示已将销售业务代理权授予丙,而实际上甲并未授权给丙。后丙以甲的名义与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则甲应对丙签订该合同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表见代理的规定。根据规定,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但实际并未授权的,属于表见代理。此时根据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被代理人应该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第9题:

甲委托乙到云南购买春茶,该茶属于明前茶,对采摘时间与制造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因乙突发疾病无法上山收购茶叶,又因茶山通讯信号较差无法联系甲。为了不耽误收购时间,乙不得以转托自己在茶山生活的好友丙采购茶叶。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是乙的代理人,丙实施代理行为的效果直接归于乙
B.丙是乙的代理人,但丙实施代理行为的效果由甲承担
C.丙是甲的代理人,甲与乙之间的代理关系随之消灭
D.丙是甲的代理人,丙实施代理行为的效果直接归于本人甲

答案:D
解析:
《民法通则》第68条:“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民通意见》80条:“由于急病、通讯联络中断等特殊原因,委托代理人自己不能办理代理事项,又不能与被代理人及时取得联系,如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会给被代理人的利益造成损失或者扩大损失的,属于民法通则第六十八条中的“紧急情况”。”因此,有复任权的情形有二:(1)事先取得被代理人同意;(2)事后被代理人追认。但也有例外,即“紧急情况”等特殊原因。本题中采摘茶叶有时间要求,而且出现疾病及通讯讯号等紧急情况,不及时转托他人代理会给被代理人利益造成损失。 复任权的法律效果:(1)复代理以原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前提,且原代理人不因复代理人的产生而消灭;(2)复代理人是本人的代理人,而不是代理人的代理人;(3)复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效果仍然直接归于本人。因此,A选项,B选项,错误。C选项,丙是甲的代理人,但甲乙之间的代理关系并不消灭。丙是甲的代理人,丙实施的代理行为效果直接归于本人甲,故D选项正确。

第10题:

(2015年)乙公司有个塔吊,甲和乙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甲代理乙公司将该塔吊出售。根据代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甲的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 )。

A.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
B.甲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自己代理的丙公司
C.甲与丁公司恶意串通,将塔吊低价卖给丁公司,损害了乙公司的利益
D.代理权被收回后,甲仍以乙公司的名义将塔吊卖给戊公司

答案:A,B,C
解析:
( 1)滥用代理权包括:自己代理(选项 A)、双方代理(选项 B)、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选项 C);( 2)选项 D:属于无权代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