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原来叫什么?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虎丘原来叫什么?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虎丘有“山藏古寺中”之说?


正确答案:虎丘山上云岩寺的头山门在山下的山塘河畔,二山门在山脚,所以古人用不少诗句描绘虎丘的“山藏古寺中”的这一特色,诗云.“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而“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之句,更为风趣。

第2题:

虎丘山上的枕石与什么朝代的哪位僧人有关?虎丘山上何时开始建佛寺的?为什么枕石也叫蜒蝣石?


正确答案:枕石是块卵圆形巨石,形状象一个大枕头。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佛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得名枕石。下雨时状如蜒蝣,故也称蜒蝣石。
虎丘的佛教文化可追溯到东晋,咸和二年,即公元327年,王氏兄弟舍宅为寺,称虎丘山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

第3题:

石刻“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什么朝代(距今有多少年)的哪位书法家写的?为什么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法?


正确答案:石刻“虎丘剑池”是唐朝(618—907年)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墨宝。后来“虎丘”两字因年深月久而剥落,苏州浒墅关一官员于l614年明代万历年间请人重写补刻,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法。

第4题:

虎丘剑池两岸石壁上刻有“剑池”和“风壑云泉”等字,分别为哪个朝代哪两位书法家的手笔?水面上空的桥叫什么桥,有何典故(指桥上两个圆孔)?


正确答案:剑池石壁上的“剑池”两字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风壑云泉”四字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笔。
飞跨剑池上空的桥叫“陈公桥”,桥上有两个供吊水的圆孔,所以也叫“双井桥”。宋代陈敷文捐钱修此桥,故名陈公桥。后来山僧在桥上建亭和辘轳,用一根长绳穿过滑轮,两端各系一吊桶吊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尚吊水时,一只吊桶第七次上来,另一只吊桶第八次下去,创造了吴方言中的一句成语:“虎丘山的吊桶,七上八下。”用以描绘某人心神不定、如坐针毡的不安心理。

第5题:

虎丘原名是什么?虎丘寺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虎丘原名是海涌山。虎丘寺的特点是寺包山。

第6题:

虎丘原名海涌山,后来为什么改称虎丘?


正确答案:吴王阖闾在吴越之争中受伤不治,于公元前496年去世,其子吴王夫差葬父于此山。据《史记》记载:“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

第7题:

虎丘原来叫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虎丘原名海涌山,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是海边的一个小岛,后来海陆变迁,成为一小山,故初名海涌山。虎丘头山门在山塘河边,河对岸的照壁上嵌有砖刻“海涌流辉”四字,便是见证。

第8题:

“夜深沉”的曲牌名来自于何处?它原来的牌名叫什么?


正确答案: 来自于昆曲《尼姑下凡》原唱词第一句“夜深沉、独自卧”,原来的牌名叫“风吹荷叶煞”。

第9题:

为什么1955年至l957年初虎丘塔非修不可了,怎样修的?发现了哪些文物,有何历史价值?


正确答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虎丘塔已裂缝四起,千疮百孔,若不修理,必有倒塌危险。因此l955年至l957年修塔时用钢筋加固,用水泥灌浇裂缝,保持古塔1955年时的古朴风貌。还发现了石函、经箱、佛经、铜佛、铜镜、青瓷莲花碗等珍贵文物,特别是经箱中的文字资料写清了建塔年代:宋朝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

第10题:

虎丘的断梁殿建于()代,它是虎丘的第()道山门。


正确答案: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