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

B

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

C

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D

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校对的作用与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校对的作用在于提高出版物的品位
B.校对是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
C.编辑是校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D.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补充
E.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完善

答案:B,D,E
解析:
A项,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书刊生产流程中,校对是编辑后、印刷前对内容、文字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是书刊编校质量的重要把关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书刊印刷之前,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和积累价值。C项,校对工作是文字性、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第2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指校对人员根据原稿核对校样或通读检查,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的工作
  • B、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
  • C、编校合一是现代出版的特征
  • D、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发排后、印制前的工序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关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作用和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B.校对工作是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之一
C.校对工作是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
D.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答案:D
解析:
D项,校对工作是文字性、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校对与编辑两者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在书刊生产过程中,校对与编辑的目标完全一致,即消灭差错,提高编校质量。

第4题:

下列关于校对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 A、为提高效率,校对工作也可由作者负责
  • B、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 C、在出版社内,校对是发稿后、印刷前一道重要的质量把关工序
  • D、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错误,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关于校对符号使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同一份校样上,不同人留下的笔迹颜色必须有区别
  • B、校对符号和示意改正的字符不能用灰色铅笔书写
  • C、校对引线不可交叉
  • D、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不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关于“书刊校对业努”中的“校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校对工作的依据是作者的原稿
B.校对的职责是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C.校对工作的依据是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
D.“校对”一词,也指从事编校工作的专业人员

答案:C
解析:
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意思:①校对工作的依据是经过三审和编辑加工整理的原稿;②校对的职责是既要根据原稿来发现、订正校样中的差错,又要注意原稿本身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请编辑处理。

第7题:

关于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的工作
  • B、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 C、校对时所作各种标记必须用红笔
  • D、校对是出版物发稿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
  • E、现代的“校对”是由古代的校雠、校勘演化而来的

正确答案:A,B,E

第8题:

关于对校法中的“折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各类出版物校对
B.比照原稿校对校样的方法
C.以通读的方式校对的方法
D.通过前后比较订正讹误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折校一般是把原稿放在桌子上,再将一页校样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原稿上面,并把校样上的字句对准原稿相应位置的字句,逐字比对。折校法属于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之一。

第9题:

下列关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作用和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B、校对工作是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之一
  • C、校对工作是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
  • D、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下列关于校对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先决条件
  • B、为提高效率,校对工作也可由作者负责
  • C、校对不包括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 D、校对工作是出版物内在质量的把关环节之一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