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园所活动室地面应铺设水泥地板为宜,有利于保暖、防潮、富有弹性和打扫。

题目
判断题
托幼园所活动室地面应铺设水泥地板为宜,有利于保暖、防潮、富有弹性和打扫。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既流动持续,又有形可见,这便是()的区别。
A

舞与诗、乐

B

诗与舞、乐

C

乐与诗、舞

D

舞与诗、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为了把头脑中的关于音响的表象(主要是节拍与节奏型表象)表达出来。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论述大班游戏“飞机场”游戏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的三个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因1:教师指导时机把握欠佳,对游戏进程引导不力。表现为由于区域布置的不合理,游戏开始就出现混乱,而教师此时没有及时介入给予指导;“飞机场”的游戏多少有些超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故游戏过程中对“机长”的指导应该是重点,在游戏开始前就该有适当指导,以确保游戏进程顺利,但教师却是在登机后出现情况才介入;“机长”关于飞机将爆炸的说法影响了孩子们愉快的游戏心理,教师此时却没有任何反应;第一个航班“降落”后,第二个航班起飞时,孩子们已有经验,教师此时却完全介入甚至取代了孩子。
原因2:教师的指导语言和行为有待改进。表现为:以乘客身份介入后,没有用激励性语言来干预当时的混乱情景,反而给“播音员”以更大压力;在指导“机长”通知起飞时,一字一句地教给幼儿没有体现出教师与幼儿的良好互动,不利于幼儿的思维和认知主动发展;在第二个航班开始起飞时,教师完全取代幼儿自行指挥,则犯了强行控制游戏进程的大忌,达不到幼儿在创造和发现中主动发展的目的。
原因3:两次航班在同一区域起飞,体现出环境创设的不合理。
经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这只是初步的分析思路,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加以讨论,还可能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从而达到以形考促学习,以形考增能力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判断题
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发挥发展性师德评价的优势,对教师进修评价时要力求体现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
②立足师德的共性标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
③促进教师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个体社会化

正确答案: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

正确答案: (1)解放儿童的头脑;
(2)解放儿童的双手;
(3)解放儿童的眼睛;
(4)解放儿童的嘴巴;
(5)解放儿童的空间;
(6)解放儿童的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保持蔬菜新鲜,勿食大量刚腌制的蔬菜,腌菜时盐应稍多,至少腌制()以上再食用。
A

5天  

B

10天  

C

15天  

D

20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四级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皮亚杰认为,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1.感知运动期(0-2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认识外界,创造出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使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发展出延迟模仿,并使儿童不再依靠试误的方法而是能借助表征解决简单的问题情境。在该阶段的后期,儿童建立了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开始认识到主体既是动作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来源。
2.前运算期(大约2-7岁)由于符号和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成为该阶段的主导。儿童开始在游戏(尤其是假想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和想象。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我中心和泛灵论的思维。
3.具体运算期(大约7-11岁)儿童能借助具体实物的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是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4.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社区教育起源于()。
A

英国

B

丹麦

C

法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