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造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造成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造成知觉偏见的原因。


参考答案:(1)首因效应论述
(2)近因效应论述
(3)晕轮效应论述
(4)定型作用论述

第2题:

试述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时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机械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并发症和较少的代谢并发症。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量和速度;
(2)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注意营养液的渗透压和脂肪含量。应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根据胃肠道的适应情况逐步递增;
(3)对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者,可给予乳酸杆菌以帮助肠道正常菌群的恢复低蛋白血症者,先使用要素膳或静脉输注清蛋白,等小肠吸收能力恢复后再开始管饲;
(4)避免营养液在配置和操作过程中受到污染,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配好后如暂时不用应放入40°左右的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5)根据季节和个体耐受性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一般在37°C~40°C
(6)伴同药物时注意防止和营养液发生反应,用药前后冲洗。

第3题:

试述引起变压器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
①绕组匝间、层间或相间绝缘损坏发生短路,造成绕组发热、燃烧,使绝缘油体积膨胀并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比例时,遇火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②铁芯间绝缘或铁芯与夹紧螺栓间绝缘损坏,引起涡流损耗增加,温度上升,可使绝缘油分解燃烧。
③绕组及分接头引线连接点接触电阻过大引起高温起火。
④绝缘油老化、变质、杂质过多,引起耐压等级下降,发生闪弧。
⑤变压器渗漏油引起油面下降,散热作用减少引起绝缘材料过热和燃烧。
⑥变压器外部线路短路,严重过负荷而保护又拒动,也会引起内部起火、爆炸。
措施:
①按期进行检修及预防性试验,测试绝缘电阻,直流电阻,进行油质化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②装设防爆管和温度保护装置,注意检查油位。
③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
④合理设计和安装,变压器应有防火措施,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应设置挡油设施或储油池,必要时与其他设备间设置防爆墙。

第4题:

试述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妊娠期母亲铁缺乏或贫血;(2)脐带结扎时间影响新生儿体内血量;(3)先天储铁不足;(4)铁摄入不足;(5)铁需要量增加;(6)铁吸收减少或消耗量增加;(7)丢失增加或吸收障碍。

第5题:

试述禾谷类作物倒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倒伏的基本原因是植株生长不平衡。茎秆及叶鞘的组织较嫩。机械组织不发达,在遇大风大雨时,不能负荷其上部的重量面发生。造成倒伏的因素,除品种间的差异外,绝大部分由于栽培技术及环境因素不良所致。
(1)在耕作层浅,地下水位过高的条件下,根系发育不良,分布浅,当灌水及大雨时,土壤上层极松,变成泥浆,一遇大风常发生根倒伏。
(2)施用氮肥过多,大量分蘖,茎叶徒长,或播种量过大,幼苗过密,日光不足,叶鞘迅速伸长,细胞壁薄而机械组织不发达,茎秆细长而软弱,常在拔节前后弯曲而倒伏。在开始拔节时,由于土壤水分和氮肥过多,基节迅速仲伸长,细胞大而纤维组织不发达,茎壁薄而不能负荷植株上部日益增加的重量,以致发生茎倒伏。
(3)禾谷类作物在乳熟期倒伏的另一原因,是在籽实形成和灌浆期间,茎秆的部分细胞壁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木胶分解供应籽粒的灌浆所需养料,致使茎的机械组织削弱。虽然木质素等分解是禾谷类作物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过程,但其分解的强弱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地下水位高和大量灌溉的地区,细胞壁成分容易被分解。早期倒伏,由于茎秆有向上生长习性,在节间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下,能向上恢复生长但下部茎秆则呈弯曲状。在乳熟期间,由于上部的重量增加或受到暴风雨的打击,致使茎秆上部第三、第四节间折伤而倒伏。
防止倒伏的措施:
(1)根本方法是选育茎秆粗壮、强韧,抗倒力强的矮秆品种;
(2)在栽培技术上,应培育壮苗,力争早发,促进茎秆强健,防止徒长。在具体措施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增施磷、钾肥料,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施用时期。过多地施用氮肥或施用期偏迟,是造成植株徒长,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肥料中增加一定量的磷、钾比率,对增加茎秆的机械组织,使茎秆壮健,加强抗倒伏的能力有重大的作用。
②深耕改土,降低地下水位,促使根系发达,是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
③合理密植,使植株分布均匀,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茎秆粗壮,机械组织发达,以增加抗倒伏的能力。
④按照各种禾谷类的特点,在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如水稻搁田,麦类作物培土、镇压、深中耕,以抑制徒长,促进根系发达和茎秆强健而防止倒伏。
⑤有选择地施用矮壮素、多效唑、健壮素等植物生长激素。

第6题:

试述最严重的输血反应的原因、诊断、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原因:
1、误输ABO血型或其他血型不合的红细胞
2、输血前血液处理不当导致红细胞破坏,如保存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或过低,剧烈振荡、误加低渗液体
3、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的抗体破坏异体红细胞诊断:轻者早期不易与发热反应区别,典型者可迅速确诊。
当怀疑溶血时:
1、立即停止输血,核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姓名和血型;
2、抽取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溶血者呈粉红色;
3、尿潜血试验阳性和血红蛋白尿;
4、收集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做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细菌涂片和培养以查明溶血原因
治疗:
1抗休克: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改善休克和肾脏血流灌注;
2保护肾功能:甘露醇或速尿利尿至血红蛋白尿消失,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
3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防治DIC;
5输入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者可行换血治疗;
6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防: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加强采血、保存等管理,密切观察保存的血液,如有异常应废弃不用。

第7题:

简述缩孔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预防措施:
1)在研制和选用涂料时,要注意涂料对缩孔的敏感性;
2)涂装车间的设备工具等,不允许带对涂料有害的物质,尤其是硅酮;
3)确保压缩空气清洁,无油无水;
4)涂装环境清洁,无尘、无油物和漆物等漂浮;
5)严禁随便接触被涂物,确保被涂物表面洁净。
原因:
1)涂料表面张力偏高,流平性差,释放起泡性差;
2)调漆工具及设备不洁净,使有害物质混入涂料中;
3)被涂物表面不洁净;
4)涂装环境不清洁;
5)涂装工具、劳保用品不干净。

第8题:

试述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留置时间太长,引起化学性或机械性局部炎症。
(3)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预防措施:
(l)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有计划进行静脉穿刺,由远端开始。
(3)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先用生理盐水引导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4)严禁药物外溢。
(5)必要时施静脉冷敷。
(6)选用优质的留置针。

第9题:

试述最常见的输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原因:
1、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免疫反应
2、致热源污染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
3、其他输血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如细菌污染或溶血。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等,有时伴有恶心、呕吐,多在输血后15分钟-2小时内,持续0.5-2小时后消退。
治疗措施:减慢输血速度,严重的应停止输血,并可给予退热药物。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无致热原技术和消毒技术2已多次输血者,可在输血前肌注度冷丁或异丙嗪;或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第10题:

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试述缺铁性贫血小儿应如何喂养。


正确答案: 原因:大多是因喂养不当所致,如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挑食、偏食或慢性腹泻等;
对策:对于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其次要及时添加辅食;对于幼儿首先要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在饮食上要做到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其次要积极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习惯;对于贫血较重的幼儿,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补充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