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单选题CT机的动态范围的比值一般为()A 1千万比1B 1百万比1C 10万比1D 1万比1E 1百比1
查看答案
问题:单选题有信息丢失的危险且网络连接能力低的数字影像信息获取方式是()A 胶片数字化仪(FilmDigitizer)B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C 电荷耦合器(charge-coupleddevice,CCD.技术D 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a-Si)E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a-SE.
问题:单选题关于腹部窗技术的设置,错误的是()A 肝脏窗宽300~400HU,窗位45~60HUB 胰腺窗宽250~350HU,窗位35~50HUC 肾脏窗宽250~350HU,窗位35~45HUD 肾上腺窗宽250~350HU,窗位10~45HUE 腹腔及腹膜后窗宽300~400HU,窗位20~40HU
问题:单选题颈部CTA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A 颈部血管疾病B 颈动脉瘤C 颈部感染D 颈动脉粥样硬化E 颈部良、恶性肿瘤
问题:单选题对CT数据采样过程中的注意点,错误的是()A X线球管与探测器是一个精确的准直系统B 球管和探测器围绕受检者旋转是为了采样C X线球管产生的射线是经过有效滤过的D 探测器接收到的是透过人体后的衰减射线E 探测器将接收到的衰减射线转换为光信号(模拟信号)
问题:单选题以下哪项应做增强扫描?()A 颅内肿瘤B 脑萎缩C 颅脑外伤D 急性脑出血E 颅颌面畸形
问题:单选题在肺HRCT扫描应必备条件中,哪一项与降低噪声有关?()A CT机固有空间分辨率0.5mmB 扫描层厚为1~1.5mm的薄层扫描C 图像重建使用高分辨率算法D 应用512X512以上矩阵采集E 使用高kV和高mas扫描
问题:单选题急性颅脑外伤,选择CT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病情B 解除病人痛苦C 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血肿及脑挫伤D 进行治疗E 随诊复查
问题:单选题不属于肝胆CT扫描适应证的是:()A 肝癌B 多囊肝C 肝脓肿D 病毒性肝炎E 肝占位X线刀治疗前的定位
问题:单选题不属于耳部CT检查适应症的是()A 耳部外伤B 耳部肿瘤C 耳廓畸形D 听小骨畸形E 耳部炎性病变
问题:单选题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最先显影的是()A 上腔静脉B 肺动脉C 主动脉D 肾动脉E 门静脉
问题:单选题关于密度分辨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又称低对比分辨率B 常用单位mmC 受噪声影响明显D X线剂量大密度分辨率高E 分辨组织间密度差别的能力
问题:单选题关于准直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大幅度减少散射线的干扰B 决定扫描层的厚度C 减少受检者的放射剂量D 决定像素的大小E 改善图像质量
问题:单选题内耳采用HRCT扫描特点是:()A 显示范围变大B 影像层次丰富C 空间分辨率高D 密度分辨率高E 信噪比降低
问题:单选题关于CT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1983年,美国的Douglasboyd博士开发出电子束CTB 1989年,滑环技术应用于CT设备C 1992年,研制成功多层(4层)螺旋CTD 2003年,16层螺旋CT研制成功E 2007年,推出首台双源和双探测器系统的CT扫描仪
问题:单选题下列关于重建间隔的概念,错误的是()A 重建间隔即为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B 当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时,采集数据将被重复利用C 当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时,部分采集数据将被丢失D 采用较小的重建间隔,可以获得好的图像质量E MPR图像质量主要决定于重建间隔,与采集层厚设置无关
问题:单选题X线的发现者是()A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B 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C 美国医生达曼迪恩D 波兰裔法国放射学家居里夫人E 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问题:单选题关于激光打印机的性能叙述,错误的是()A 分辨率高成像效果好B 内置硬盘作为图像缓冲C 急需图像可优先打印D 不能联机并网使用E 可自动进行质控
问题:单选题下列CT扫描机架旋转属于部分扫描的是()A 540。旋转扫描B 450。旋转扫描C 405。旋转扫描D 360。旋转扫描E 240。旋转扫描
问题:单选题甲状腺CT扫描范围的确定,正确的叙述是:()A 从侧位定位图像中确定扫描范围B 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缘至舌骨下缘C 扫描范围从颈1至颈7D 扫描范围从舌骨上缘至颈7下缘E 扫描范围从颈6上缘至胸1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