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为了帮助考生了解考试中有关构件方面的试题题型,本节分析4道典型的试题。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1)、(2)、(3)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空白(2)处应选择()A 数据库建模B 业务过程建模C 对象建模D 构件库建立

题目
单选题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考试中有关构件方面的试题题型,本节分析4道典型的试题。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1)、(2)、(3)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空白(2)处应选择()
A

数据库建模

B

业务过程建模

C

对象建模

D

构件库建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UNIFACE采用组件(Component)式的开发,构件分为4个层次:基础组件、业务组件、应用组件(子系统)、软件包,其应用开发分为3个步骤,分别是( )。

A.建模、构造和装配

B.分析、设计和实现

C.建模、设计和实现

D.分析、构造和装配


正确答案:A

第2题:

构件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建模,这种视图主要支持系统构件的配置管理,通常可以分为四种方式来完 成,下面哪种不是其中之一( )

A.对源代码建模

B.对可执行体的发布建模

C.对物理数据库建模

D.对事物建模


参考答案:D

第3题:

●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 (35) 、 (36) 、 (37) ,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35)

A. 构件接口设计

B. 体系结构设计

C. 元数据设计

D. 集成环境设计

(36)

A. 数据库建模

B. 业务过程建模

C. 对象建模

D. 构件库建立

(37)

A. 应用软件构建

B. 构件配置管理

C. 构件单元测试

D. 构件编码实现


正确答案:B,D,A
试题(35)~(37)分析
本题考查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模型的基础知识。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利用模块化方法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并在一定构件模型的支持下复用构件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通过组合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构造应用软件系统的过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融合了螺旋模型的许多特征,本质上是演化形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由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体系结构设计、构件库建立、应用软件构建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阶段组成。
参考答案
(35)B (36) D (37) A

第4题: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在实际考试中的多媒体知识试题的题型,本节分析6道典型的试题。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基于内容检索的架构可分为(1)两个子系统。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2)。 空白(2)处应选择()

  • A、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技术、相似检索技术
  • B、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查询技术
  • C、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相似检索技术
  • D、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的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A

第5题:

(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融合了螺旋模型的许多特征,本质上是演化型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该模型由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定义、体系结构设计、构件库建立、应用软件构建、测试和发布5个阶段组成。

A.CBSD模型
B.RAD模型
C.RUP模型
D.喷泉模型

答案:A
解析: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CBSD)模型是利用模块化方法,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并在一定构件模型的支持下,复用构件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通过组合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构造应用软件系统的过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融合了螺旋模型的许多特征,本质上是演化型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由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定义、体系结构设计、构件库建立、应用软件构建、测试和发布5个阶段组成。

第6题: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体系结构设计、 (36) 、 (37) 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36)

A. 数据库建模

B. 业务过程建模

C. 对象建模

D. 构件库建立

(37)

A. 应用软件构建

B. 构件配置管理

C. 构件单元测试

D. 构件编码实现


正确答案:D,A
本题考查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模型的基础知识。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利用模块化方法将整个系统模块化,并在一定构件模型的支持下复用构件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构件,通过组合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地构造应用软件系统的过程。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融合了螺旋模型的许多特征,本质上是演化形的,开发过程是迭代的。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由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体系结构设计、构件库建立、应用软件构建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阶段组成。

第7题: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1)、(2)、(3),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1)

A.构件接口设计

B.体系结构设计

C.元数据设计

D.集成环境设计


正确答案:B

第8题:

试题一论信息系统建模方法系统模型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为已有的系统创建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系统;也可以针对待开发的系统创建模型,作为记录业务需求或技术设计的方法。模型是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恰当地运用信息系统建模方法,是成功地进行软件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

请围绕“论信息系统建模方法”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信息系统项目以及你在其中所承担的主要工作。

(2)论述常见的信息系统建模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每种建模方法的核心思想以及所创建的模型)。

(3)具体阐述你参与管理和开发的项目中选择使用的信息系统建模方法以及选择该方法的原因,给出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正确答案:

写作要点

这是一道关于信息系统的建模的试题。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考生把该试题的建模方法理解成了开发模型与架构,这都是不正确的。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

  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是把过程看作系统模型的基本部分,数据是随着过程而产生的。最有影响的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是Yourdon设计法。

  面向数据的建模方法把模型的输入输出看成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首先定义的是数据结构,而过程模块是从数据结构中导出的,即功能跟随数据。最有影响的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是Jackson设计法。

  面向信息的建模方法与面向数据建模方法的区别就是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信息和数据都是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术语,数据是指记载下来的事实,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值,而信息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面向信息建模方法是从整个系统的逻辑数据模型开始的,通过一个全局信息需求视图来说明系统中所有基本数据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构造整个模型,信息模型记录系统运作所需的信息实体,如:人员,地点,事物,观念等,为分析现行系统提供信息的图形化表示。数据建模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满足系统信息需求的数据库结构,即数据建模支持系统设计。

  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和各自的管理系统组成。决策支持系统模型需要反映的问题是系统的决策制订原则和机理、系统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通过对决策系统的建模,企业的领导可以对企业有一个细致的了解,从而发现其中问题。如组织结构臃肿,职权划分不清,权力范围不合理等,据此进行相应的改革。比较成熟的决策支持系统建模方法有Petri网和GRAI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的基本点是面向过程,系统被分解成若干个过程。而面向对象的方法是采用构造模型的观点,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共同的目标是建造一个问题域的模型。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初始元素是对象,然后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归纳成类,组织类之间的等级关系,构造类库。在应用时,在类库中选择相应的类。

在完成该论文时,首先应对上面的方法进行介绍,然后说明自己的系统中采用了哪种方法,具体是怎么样来使用这种方法的。


第9题:

为了帮助考生了解考试中有关构件方面的试题题型,本节分析4道典型的试题。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包括软件的需求分析定义、(1)、(2)、(3)以及测试和发布5个顺序执行的阶段。 空白(1)处应选择()

  • A、构件接口设计
  • B、体系结构设计
  • C、元数据设计
  • D、集成环境设计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制定项目BIM建模通用规范内容包含()。

  • A、建模软件
  • B、建模顺序
  • C、模型文件命名
  • D、建模公共信息
  • E、模型构件颜色

正确答案:A,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