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空军部队全力以赴参加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战斗,组织了空投、机降和()救援行动。

题目
单选题
2008年5月,空军部队全力以赴参加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战斗,组织了空投、机降和()救援行动。
A

抢险

B

抗震

C

地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汶川地震后,绵竹建立了()。

A、社会组织灾害应对平台

B、联合救援行动平台

C、社会资源协调平台

D、政社合作平台


答案:C

第2题: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紧急救援队实施紧急救援任务的地震?()

  • A、1970年云南通海7.7级地震
  • B、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
  • C、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中国发生在2017年的自然灾害是()。

A、汶川特大地震

B、四川九寨沟地震

C、南方洪涝

D、青海玉树地震


答案:B

第4题:

从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救援,来认识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尽管民间组织有许多是跨省、跨区域性的,但是民间组织在社区内部也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经常被称之为社区中介组织,在此使用民间组织更侧重于社区内部的社区中介组织的含义,但是在论述中也将跨省、跨区域性的民间组织包括在内。伴随国家经济社会体制转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政府权力下放、资源配置格局调整,我国的民间组织开始得到发展的条件和契机,尤其是在城乡基层社区建设过程中,各种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大量产生。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的社区中介组织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民间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将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推进社区治理的发展,必须明确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
(一)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
(二)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
(三)协助居民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
(四)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的前提是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就不可能达到社区的良好治理,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越高涨,参与的有序程度越高,达到良好社区治理的可能性越大。具有共同需求的人,才有彼此交往的欲望和基础,民间组织的成立正是因他们有共同语言、共同需求和共同基础。将具有共同特点或需求的人组织起来,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组织活动,为社区居民交往和沟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社区居民共同体的形成。民间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既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又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有序参与的水平,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第5题: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以来,参加了哪些国家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

  • A、伊朗
  • B、巴基斯坦
  • C、阿尔及利亚
  • D、海地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  )开展研究讨论。
A.《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部署》
B.《国家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C.《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D.《国家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答案:C
解析: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开展研究讨论,组织委员深入灾区调研视察,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7题: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我国抗震救灾史上第一次有许多志愿者自觉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参与救援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地震?()

  • A、1976年唐山地震
  • B、1975年海城地震
  • C、2008年汶川地震

正确答案:C

第8题: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伟大胜利。

A.2008年5月15日

B.2008年5月12日

C.2009年5月12日


参考答案:B

第9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C、扶危济困、救死扶伤
  • D、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以下哪一次地震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邀请外国紧急救援队实施紧急救援任务的地震?()

  • A、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7.4级地震
  • B、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
  • C、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