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2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 该患者移植3周后发现腰胀痛、排尿量减少,怀疑为()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42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 该患者移植3周后发现腰胀痛、排尿量减少,怀疑为()
A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B

急性排斥反应

C

超急性排斥反应

D

慢性排斥反应

E

血管缝合不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52岁。因肾衰竭入院,需进行肾移植。器官移植时,除选择理想的供体外,防止排异反应的最佳方法为A、应用糖皮质激素

B、应用环磷酰胺

C、应用硫唑嘌呤

D、诱导免疫耐受性

E、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移植前为了防止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不包括A、HLA配型

B、ABO血型配型

C、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D、HLA分子生物学定型试验

E、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该患者排斥反应的本质为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该患者肾移植1个月后发生腰部胀痛、尿量减少,应怀疑A、急性排斥反应

B、慢性排斥反应

C、超急性排斥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亚急性排斥反应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

第2题:

患者,男性,48岁。因肾衰竭入院治疗,收集其24小时尿量为280ml,该患者目前的尿量属于A.正常

患者,男性,48岁。因肾衰竭入院治疗,收集其24小时尿量为280ml,该患者目前的尿量属于

A.正常

B.少尿

C.无尿

D.多尿

E.尿崩


正确答案:B

第3题:

(题干)患者男性,36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器官移植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最重要的试验是A.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B.HLA细胞学定性试验

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E.血型鉴定

该患者移植后30天出现腰发热,局部胀痛,排尿量减少,怀疑为A.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超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血管缝合不佳

该患者排斥反应的本质为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患者用免疫抑制剂后缓解。若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周是A.贫血

B.诱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C.过敏反应

D.肿瘤发生率和病毒感染率增高

E.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增高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D


问题 2 答案解析:B


问题 3 答案解析:D


问题 4 答案解析:D

第4题:

患者,女性,52岁。慢性肾衰竭需进行肾移植。

该患者肾移植1个月后发生腰胀痛、尿量减少,应怀疑
A.急性排异反应
B.多器官功能衰竭
C.超急性排异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慢性排异反应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性,52岁。慢性肾衰竭需进行肾移植。该患者肾移植1个月后发生腰胀痛、尿量减少,应怀疑A、急性排异反应

B、慢性排异反应

C、超急性排异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多器官功能衰竭

该患者排异反应的本质为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器官移植时,除选择理想的供体外,防止排异反应的最佳方法为A、用环孢素

B、用皮质醇

C、用硫唑嘌呤

D、诱导免疫耐受性

E、用白细胞介质素

为了预防移植排异反应的发生,移植前不需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A、HLA配型

B、ABO血型配型

C、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D、HLA分子生物学定型试验

E、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E

第6题:

一肾脏移植患者,术后一切正常,3周后出现体温升高,肾移植侧胀痛,尿量减少。该患者可能是( )

A、迟发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超急性排斥反应


参考答案:B

第7题:

患者男性,42岁。因肾衰竭住院,需进行肾移植。移植前需进行何种检查以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A、HLA血清学定型试验

B、HLA细胞学定型试验

C、PHA激发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淋巴细胞交叉毒性试验

E、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该患者移植3周后发现腰胀痛、排尿量减少,怀疑为A、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超急性排斥反应

D、慢性排斥反应

E、血管缝合不佳

该患者排斥反应的本质为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此时进行细胞学检测,可发现A、T细胞↑,CD4/CD8↑

B、T细胞↓,CD4/CD8↓

C、T细胞↑,CD4/CD8↓

D、T细胞↓,CD4/CD8正常

E、T细胞↑,CD4/CD8正常

患者用免疫抑制剂后缓解。若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A、药物中毒

B、诱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C、过敏反应

D、肿瘤发生率和病毒感染率增高

E、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增高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


问题 5 答案:D

第8题:

(85~88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2岁。慢性肾衰竭需进行肾移植。

85.该患者肾移植1个月后发生腰胀痛、尿量减少,应怀疑

A.急性排异反应

B.慢性排异反应

C.超急性排异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多器官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49岁。因"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后第4天患者出现低热,尿量逐渐减少,自觉切口胀痛,乏力。查体发现移植肾肿大。

不属于肾移植免疫抑制剂的是
A.抗淋巴细胞抗体
B.环孢素A
C.硫唑嘌呤
D.甲泼尼龙
E.干扰素

答案:E
解析:
1.切口感染病人体温逐渐升高,但无尿量减少和血肌酐水平上升等改变,常提示感染的存在。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4~14天内,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且持续高热,伴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肌酐上升、移植物肿大而引起局部胀痛及情绪改变等。慢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手术后数月甚至数年,病程进展慢,临床以移植器官功能逐渐丧失为主要表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器官恢复血流后数分钟至移植后24小时内。该患者为肾移植第4天,低热,尿量逐渐减少,自觉切口胀痛,乏力。查体发现移植肾肿大。属于急性排异。故答案为B。解题关键:能够识别器官移植并发症。
2.急性排斥反应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全身不适、移植物肿大而引起局部胀痛等,并出现移植器官功能减退,如肾移植,病人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增高;故病人首要检查的是血肌酐、尿素氮测定,答案为A。解题关键:掌握肾移植出现急性排斥的表现。
3.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皮质类固醇、环孢素A、他克莫司、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莫罗莫那-CD等。而干扰素是免疫治疗药物通过调动人体防御系统、提高免疫功能,不属于抑制剂,故答案为E。解题关键:识别免疫抑制剂的常用药物。

第10题:

患者,男性,25岁。因反复发作性水肿、蛋白尿11年,加重伴少尿6个月而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1日前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程顺利,麻醉满意,术后安返病房。

肾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表现不包括
A.体温突然升高
B.移植肾区自觉胀痛
C.尿量显著减少
D.血压下降
E.B超示移植肾明显肿大

答案:D
解析:
1.排异反应表现:①体温突然升高;②移植肾区自觉胀痛;③尿量显著减少,体重增加;④血压高;⑤B超发现移植肾明显肿大。

2.肾移植后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或血肿、消化道出血、尿瘘。

3.移植术后尿量小于30ml/h,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首先应排除血容量不足,如果在短时间内增加输液量,尿量略增,则为血容量不足。

4.移植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应指导患者掌握服用药物的方法和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