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镍时滤筒样品的制备过程。

题目
问答题
阐述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镍时滤筒样品的制备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镍时,测定的是经滤筒或滤膜采集的颗粒物中、能被硝酸—高氯酸体系浸出的镍及其化合物。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镍时,如用过氯乙烯滤膜采集样品,在用高氯酸消解样品时,如果有机物含量过高,应如何处置?


正确答案: 将滤膜剪碎,置于100ml锥形瓶中,加10m1硝酸浸泡过夜,使滤膜和样品中有机物与硝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高氯酸,以免有机物过多,直接加入高氯酸后会反应剧烈而出现爆炸现象。

第3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颗粒物中铍,处理滤筒样品时,要加入1~2m1去碳液,去碳液的主要成分是()。

  • A、高氯酸
  • B、王水
  • C、浓硫酸
  • D、硝酸+高氯酸

正确答案:D

第4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硒时,加入硝酸铜,可以减少干燥和灰化时硒的挥发损失。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样品时,载气流量的大小对()和()有影响。


正确答案:分析灵敏度;石墨管寿命

第6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铅时,因滤筒中铅的本底较高,应适当增大采样体积。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样品时,干燥阶段石墨炉升温过快会使结果偏低。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颗粒物中锡时,使用的波长为286.3nm。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阐述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烟道气中镍时滤筒样品的制备过程。


正确答案: (1)将滤筒剪碎,置于150m1锥形瓶中,用少量水润湿,加30m1硝酸和5ml高氯酸(以酸液浸过样品为宜,不足加硝酸)。
(2)瓶口插入一短颈玻璃漏斗,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蒸至近干时取下冷却,再加10ml硝酸,继续加热近干(如果样品消解不完全,可加入少量硝酸继续加热至样品颜色变浅)。
(3)稍冷,加少量水过滤,每次转移洗涤液时应用玻璃棒将絮状纤维挤压干净,浓缩滤液至近干。
(4)冷却后,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即为样品溶液。

第10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烟道气颗粒物中铍,进行干灰化消解时,要在马弗炉内800℃下灰化2h。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